继四川大学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之后,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围绕“南大”简称的争议再次进入舆论视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的名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实为“调整、合并”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不少高校纷纷把建校历史提前,尽管舆论和校友不满之声不断,但怎能抵挡住名利的诱惑?
其一,无论是学校名称争议还是简称争论,都是高校合并、更名浪潮弊病的一次爆发罢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更多高校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争议的“主角”。如果不是多年前,通过强制手段合并院校、放任院校改名,怎会出现如今割断大学发展历史,遮蔽大学发展精神的“争名”怪象?
其二,有些高校本身并不愿意改名、合并,只是迫于强制或被动的局势,不得不加入到更名、合并的跟风潮中。就笔者了解,某省试图通过打包形式对省内高校进行集体更名,出现了不少“双胞胎”之类的怪异名称,有些建校历史长的大学,迫于无奈进行跟风,因为如果不跟风改名,很可能就有专升本的兄弟院校把“高大上”的名字拿去,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发展,甚至可能给校友和社会造成不作为的印象。
其三,说白了,对名称的争夺实质就是对想象中的“声望”争夺,伴随其中的则是若隐若现的“怕吃亏”心态。不少更名、合并院校抛弃原来的教学特色,转而追求“科技、理工、工商”之类名称就是明证。不更名就吃亏,不用好名字也吃亏;不合并就无法提高学校排名,就无法获得更多的行政和资源支持。
高校更名、合并产生的名称争议,损伤了自身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承载,更对社会考生造成了种种误导。一流高校不是合并就能建成的,不是有个好听的名字就能自动得到社会、公众和同行的认同。有关报道显示,最近6年来,中国有近500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而当各高校章程制定完毕后,对名字和简称的争议恐怕只能越来越多。由是,笔者以为,厘清大学争名潮中的“怕吃亏”心态,消除大学偏好虚名不重教育规律的偏颇和防止行政权力裹胁大学发展一样重要。(朱四倍)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当报纸遇上网络 我们该坚持什么
已是最后一篇
-
当报纸遇上网络 我们该坚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