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看能不能担当。在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有“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领导干部,有“5+2”“白加黑”连轴转的基层干部,有拼劲十足的改革探索者,还有领着乡亲们奋力“斩穷根”的扶贫带头人。事实证明,甩开膀子的实干者,总是能引领一方的发展,赢得群众点赞。大事难事看担当,实干就是一种最有力的担当,也是检验干部状态的重要试金石。
当前,干部队伍主流是有干劲、求实效,“干事创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也是干部的普遍共识。但一些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也不容忽视。现实中,有的干部畏首畏尾、怕这怕那,不敢担当;有的精神萎靡、得过且过,遇到问题能躲就躲、能拖就拖,不愿担当;还有的干事不得要领、解难没有办法,不会担当。状态不佳,担当不力,实效不彰,势必造成改革“中梗阻”、政策落地难,出现“措施不断出台,百姓不够解渴”的情况。对这些“不严不实”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整改。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干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对广大干部来说,现在担当尽责的最大着力处,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不管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还是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或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要求各级干部把担当精神树起来,敢于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开路人。
心中有方向,行动才有力量。把担当精神树起来,需要校准思想航向、补足精神钙质,在固本培元、凝魂聚气上下功夫。“天下事,坏于懒与私。”私心杂念太多,跳不出私利的一亩三分地,就难免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做起事来患得患失,怎么可能做到担当?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思想一变天地宽,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我们才能自觉把廉洁与有为、眼前与长远有机统一起来,抓现实难题,谋改革发展,念万家忧乐,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投入到干事创业的热潮中去。
把担当精神树起来,也需要完善制度、创造环境,为矢志改革者撑腰鼓劲,给担当者提供更大舞台。一位优秀县委书记感言:“怕得罪人,事还怎么干?”诚然,干部敢于担当,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奶酪”,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由此会受到这样那样压力和阻力。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使敢于担当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使勇担当、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重要的风向标;奖励谁、惩罚谁,是重要的指挥棒。近年来,各地涌现的治庸问责、干部召回、反向测评、大数据识别等探索,奖优罚劣、励勤罚懒,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从而有效激活了干部状态。前不久颁布实施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从调整十种“不适宜任现职”干部;到明确六种干部“能下”的渠道,《规定》向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亮剑,释放出崇尚实干、惩戒庸懒的正能量。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不管是“上”的动力,还是“下”的压力,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干部队伍“干”的活力。强化“三严三实”用人导向,让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干部得到重用,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干部受到罚责,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从政环境。这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严管理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干部找准状态、干到实处的重要推动力。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到,“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句话意味深长。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永恒使命,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朴素宣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近处看,为“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好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向远处看,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艰巨繁重的历史使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始终高扬担当与实干的风帆,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取得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评论员)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爱国游戏”真能培养爱国情操吗
已是最后一篇
-
“爱国游戏”真能培养爱国情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