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个以安徽桐城六尺巷典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火了,它也就是此刻耳熟的春晚歌曲——《六尺巷》。
关于春晚的“造神效应”,业界无人不知。之前,李健《传奇》在坊间传唱,但怎么都是半温不火,直到王菲登陆春晚,瞬间就成天籁。而名不见经传的张正扬,仿佛可以复制男神李健的节奏。在经过赵薇的“开嗓”后,尤其是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大语境下,张正扬的《六尺巷》,或许将有不一样的轨迹升华。
此刻,民间也泛起对《六尺巷》上春晚的各种版本解读。《六尺巷》的故事中,清代宰相张英“让人三尺又何妨”包容气度,以及公权不为私用的内涵,都赋予了人们主观上很多偏向反腐题材的想象。不过,个人认为,赵薇演唱的《六尺巷》,更多的落点更是在于凡夫俗子们对于自己生活周边的修身探究。
譬如,张正扬的原唱版本中,副歌部分同时也是精华所在,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也是当年张英面对老家宅基地纷争的批诗。这种看似“拿来主义”,实则画龙点睛。而赵薇演唱的版本,则有些许改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改成了“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想必,春晚主创的意图,还是把《六尺巷》的传统意境“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终,用中国式的方法,来点题出传统文化中对于礼让的举重若轻。
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故事却要“问渠那得清如许”。“礼让”两字,现已镌刻在六尺巷的抬头之处,它所在的桐城乃至于安庆,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的聚集重地。光说近代出类拔萃人物,足以如数家珍:张恨水、朱光潜、余英时、海子……无独有偶,在徽州腹地的呈坎,也有一条像极六尺巷的百姓街,狭隘空间只能容一人通过,因此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块凸出来的谦让石,供过往行人相互礼让而行。可见,在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徽派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礼文化”的根深已是自然,它也能在建筑构造上都能枝繁叶茂起来。
家学渊源,善益子孙。不管是在徽派文化中的传承,亦或是春晚舞台的登高而唱,都是礼让“走得更远”的一小步而已。礼让二字,不管是为民者慎独慎微,还是为官者心存敬畏,都是一种“走心”的中国式修身。修身为先,自然就是大度做人。社会当下,贪权者漠视尺度,路怒症睚眦必报,民粹族死磕到底,皆是无礼又无让。因此,把礼让当成道理来思索和启示,人生或许有大境界。(谢伟锋)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离家的不舍与回家的尴尬
已是最后一篇
-
离家的不舍与回家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