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贺龙给党员干部上过一堂生动的党课。课上的“教材”,是一碗小米、一双新布鞋和一碗装了条活鱼的清水。粮是百姓种的,鞋是群众纳的,道理不言自明,“党要想在敌后扎下根,打败日本鬼子,就必须像鱼儿离不开水那样,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1958年7月,周恩来在广东新会视察。一到新会,总理就嘱咐地方负责人:“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在礼堂作报告时,群众很热情却被拦在会场门外,总理笑问:“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
贺龙讲党课用心良苦,周恩来“零距离”以身作则。一言一行,映照出的,正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红色传统。95年来,得益于这样的“接地气”,我们党栉风沐雨、不断前行。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走过95年风雨历程,“人民”是不能忘记的“初心”。“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如何保持“人民”印记不掉色,是共产党人需要时刻检视的重大命题。
上世纪90年代,云南宁洱芭蕉林村有村民赶街,看到店铺里灯泡明晃晃,就买了个回去想换下家里的煤油灯,可挂起来后却不见亮,问了老书记杨善洲,才知道还得通电。这件事,对杨善洲触动极大。不久后,他多方筹措帮芭蕉林村通了电,让村民买的灯泡亮了起来。“百姓谁不爱好官”,为什么?正因为好的领导干部,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这样的向往变成现实。也许只是一盏灯,也许只是照亮一间房,但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就会铭记你一生。
近年来,从改进作风到简政放权,打掉了隔开党和群众的“无形的墙”。然而,少数人还是“跑偏”了群众路线。有人不会联系群众,话说不下去、身子俯不下去,难以看到真民情、听到真声音;有人不愿联系群众,觉得跑基层不如跑上层,甚至视群众的批评为“鸡蛋里挑骨头”,以群众的诉求为“这山望着那山高”。作风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出现“霸王别姬”的时刻,这样的警醒,全党当时时铭记于心。
当年,毛泽东敬称参加调查会的基层同志和普通农民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还表示要“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流击水,更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管是关于网络租约车的建言献策,还是围绕“禁摩限电”、菜市场动迁的理性讨论,能否充分吸纳群众意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直接关乎改革方向、改革效果、改革成败。因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家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打着赤脚跟农民铲草锄地,彭湃成为“农民运动大王”;谷文昌防风治沙,荒岛变绿岛、宝岛,福建东山岛百姓“先祭谷公,后祭祖宗”;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共产党员写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生死牌;2003年抗击非典,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留下“护士长日记”……红色记忆里有不朽传奇,而这个传奇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人民。(何鼎鼎)
- 上一篇: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干事者无忧
已是第一篇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干事者无忧
- 下一篇:
-
洪水冲不垮人心堤坝
已是最后一篇
-
洪水冲不垮人心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