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简单粗暴”绝不是个性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姜伟超) 近日,山东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胡廷金被依纪开除党籍和公职,在其处理通告中,一句“严重违反群众纪律,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戳中了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要害。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对待群众“简单粗暴”而受到纪律处分的领导干部不独胡廷金一例。这说明,对干部而言,对群众态度如何绝不仅仅是个性问题。
用什么态度对待群众,这个问题本不需讨论。但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对群众吆五喝六、横眉竖目。反思近年一些地方、单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背后都有个别党员干部对群众“简单粗暴”的影子,不仅使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甚至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
有些党员干部把作风粗暴当成个性,不但不反省,甚至以办事雷厉风行自夸。这种错误认识说到底就是忘了“本”,手里有点权,就忘乎所以,把自己捧得很高,不屑于同群众打交道。
我们党对干部作风褪化问题历来保持高度警惕。早在1939年,刘少奇同志就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警示:“有些党员受不起成功和胜利的鼓励,在胜利中昏头昏脑,因而放肆、骄傲、官僚化,以至动摇、腐化和堕落,完全失去原有的革命性。”
百姓心中有杆秤,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态度事关民心向背。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活着的时候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死后仍被老百姓念念不忘,不是拍桌子放狠话“吼”出来的,而是跟群众以心交心换回来的。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醒全党牢记,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全体党员干部须时刻提醒自己,对待群众要耐心、细心、诚心。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责任编辑:孙 茜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