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牛津大学有一个藏书中心,里面关于中国的藏书近25万册,全部是汉语,从一个侧面说明英国精英社会对中国非常重视。形成反差的是,在他们的书店中却几乎很少售卖中国图书。应该看到,国外对承载中国丰赡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的图书需求十分广阔,市场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满足这个需求的能力还不够。
国外对中国图书的需求,说到底就是要透过图书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全面了解,以便为其借鉴、为其服务。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五千年来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世界的启迪当是无可替代的。
既如此,让中国图书“走出去”,实施“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按“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来思考、研究和应对,我们就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营造上动脑筋、下功夫。
中国图书要“走出去”,且要走得顺畅、走得稳健,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包括作者、译者、跨国经营者等在内的人才队伍。作者和译者是图书质量的首要保证,跨国经营者是实现图书在国外、境外有良好销售业绩和阅读影响的重要保障。培养人才,我们必须有新的眼光、新的胸襟、新的手段。今年,英国广播电视台二台在2月14日至16日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该片以英国人的眼光来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可谓西方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次集中深入解读,成为又一次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在图书策划创作方面,“引进国外人才”也许是个好方法。
图书要“走出去”,除了做到精心翻译,关键是要建桥梁、搭平台,确保这些图书在国外不受冷落,并能一炮打响。建桥梁、搭平台,手段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建公司,也可以到国外去收购,甚至可以与国外一些有实力、有影响的公司合作。前不久,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法国菲利普·毕基埃出版社签署战略投资合作计划,从而更多掌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主动权。最近这两家出版机构的战略合作还将从出版延伸到创作领域,包括在出版社所在地普罗旺斯设立中国作家创作基地,为中国作家提供一个在海外写作的环境,其良好的后续放大效应指日可待。
创新环境营造,需要有关方面拿出富于吸引力的政策并建立灵活的机制。比如,可以建立数量足够、质量稳定的译者队伍,尤其要通过大专院校补上小语种翻译者空白和不足的短板,使图书翻译能够均衡化;比如,可以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鼓励图书出版企业大胆“走出去”,在国外建立稳定的“根据地”;比如,可以创新图书表达的方式,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以提高图书传播的合力;比如,可以强化培训支撑,实行多轮驱动,让作者和译者“对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代表性人物、代表性思想有较好的了解,可以流畅地理解国际同行的概念框架,运用国际化通用语言”来叙写展现真实的中国,同时也让从事图书出版行业的人员能够更娴熟地适应与国外业内人士打交道的方式,从而为更多国内同行提供“可延伸、可扩展、可持续、可复制”的合作样板。(赵畅)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不忘初心方能勇攀“高峰”
已是最后一篇
-
不忘初心方能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