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面貌,正在发生巨变,朝着干净的方向疾走,这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杨树的叶子在秋风中悄悄变黄,半农半牧区的深秋魅力,一览无余地在眼前尽情展现。新修的硬化村道连着耕地和草场,整齐的牧民新居,干净的庭院,统一的牛舍。内蒙古科左后旗巴噶塔拉苏木(乡)边界嘎查达(村长)桩子感慨自己当了四年的村长,是赶上了好时候。
乡村之美,首要是干净。应当看到,中国乡村整体上干净起来,仍需时日。“污水基本靠雨水刷,灰尘基本靠大风刮,厕所基本没有水冲”,是大量乡村面临的基本现状。农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
当前,困扰乡村环境治理的主要是五类农村废弃物在作怪: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足,又加剧了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2/3。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实际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治理农业废弃物,是当务之急。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等六部门最近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辐射引领各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勤奋耕耘和科学推进。重中之重,是要确立有效治理模式。
治理对象精准。要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中的突出问题,让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同时,坚持整县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技术路径有效。针对不同农业废弃物特点,优化集成技术方案,探索有效利用路径。对畜禽粪污,分类采取干湿分离或沼气转化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对病死畜禽,实施专业化、无害化集中处理。对农作物秸秆,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方式综合利用。对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再利用机制。
利用模式科学。综合考虑区域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产业现状、生产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按照环境问题相近、强化源头治理的原则,聚焦种养密集区,将治理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每个区域以种养大县为基点,自主选配、科学组合相应的区域综合治理模式。
惟其如此,干净的乡村才能长久。建设干净的乡村,需要同心同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更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支撑。干净的乡村,那才是真美。(高云才)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发力网络文艺评论 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
已是最后一篇
-
发力网络文艺评论 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