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发表时间:2016-12-17   来源:光明日报

  进入“全球、全民、全媒”的新媒体时代后,移动互联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众声喧哗成为舆论常态,新媒体也成为党管媒体的新阵地。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为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举鲜明旗帜,坚持正确导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新媒体阵地更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根本任务,坚持在多元之中占主导、在多样之中谋共识、在多变之中把方向,使党管媒体的原则得到全面贯彻。

  敢于发声亮剑,坚持正确导向。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总体向上的新媒体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噪音与杂音,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绷紧舆论导向这根弦,强化党性自觉、使命自觉、行动自觉,着力破解两个舆论场的问题,在激烈的舆论交锋中主动抢占制高点,牢牢把握新媒体领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创新宣传内容,诠释正确导向。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用生动故事诠释深刻主题,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用更灵活的方式和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重点吸引、感染和鼓舞新媒体用户中的青年,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先进思想引领更加有力,实现正能量在掌上、指尖的传递。

  抓好队伍建设,培育正确导向。新媒体从业人员要树立全局观念,承担好把关人职责,培养网友理性思维,以客观公正的声音对冲新媒体的信息偏差和舆论偏颇。要纠正为迎合用户倒逼内容生产负能量过多的倾向,要防止一味追求速度、点击率和粉丝量导致的方向偏离。

  尊重传播规律,把握好时度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把握好时、度、效”的要求一脉相承。发挥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优势,尊重传播规律,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才能履行好“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与使命。

  自觉加强理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互联网思维并用新媒体与网友进行互动,在多个重要讲话中采用“蛮拼的”等网络语言和民间表达方式传达重要思想,彰显出与时俱进的新媒体情怀。媒体在报道中对互联网语言的有意识运用,生动体现了理念创新,受到广大网友欢迎。

  主动适应媒介融合。新媒体对用户的高度重视和对多元媒介的灵活运用,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要努力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补,凸显各有特质,将两者紧密结合,扬长避短,保持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二者在有机融合中同频共振、形成强势,更好地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积极提升媒介素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新媒体时代,既要尊重民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也要弘扬符合道德标准与法治精神的价值观念,唤起群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没有平台、用户和粉丝,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也就无从谈起。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必然性,以更具生气与张力的话语体系,既快又准地把握传播时机与节奏,有的放矢地回应关切、解疑释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顺应了传播“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变局,符合现代传播理念。新媒体在承担“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个职责和使命上具有突出优势,应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

  在认清差距中增强使命感。在国际新闻竞争中“西强我弱”的局面依然持续,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主流媒体仍占据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与控制权,不了解中国、误读中国的状况依然严重。我们对外话语质量和传播力不高,话语权和影响力较弱。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在“走出去”“融进去”的过程中展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在理性发声中彰显战斗力。不少西方主流媒体出于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不安,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进行错误解读与呈现,各种“妖魔化中国”“唱衰中国”的言论和表达屡屡发生,误导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要敢于利用新媒体及时有力地发声,澄清谬误,消除偏见,以有助于国家新形象的塑造和世界传播新秩序的建设。

  在改进方式中提升影响力。要改变“我说你听”的传统单向宣传模式,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掌握国际通行的理念、方式与话语,从国外受众的接受风格出发,转变叙事视角,用能懂、可信、好记的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和民族魅力,将宏大叙事通过生动新颖的形式体现出来,使传播更接地气。

  总之,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演进,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多个舆论场上意见表达更为纷繁复杂。面对舆论传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必须以创新勇气和开放思维,善解、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使之成为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的有力抓手。(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黄志斌 林响)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李 璐桐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52704&encoding=UTF-8&data=ADxQQAAAAAcAAE5cAAAAAQAk5paw5aqS5L2T6IiG6K665bel5L2c55qE6IGM6LSj5L2_5ZG9AAAAAAAAAAAAAAAuMCwCFBdyzAtr-4pYgOQTfF9ieVYs-T8wAhREu3Y8BthAQbawBHOMdQLCtViXa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52704&encoding=UTF-8&data=ADxQQAAAAAcAAE5cAAAAAQAk5paw5aqS5L2T6IiG6K665bel5L2c55qE6IGM6LSj5L2_5ZG9AAAAAAAAAAAAAAAuMCwCFCWVoI10aHEPe4RHX4aMAMdJnzD5AhRzplkyXO6MS7S68J9xapoIVrYsT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