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采访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安琦时,看到他准备的一份提案里用了“痛心”“美丑不分”“文化的退化十分危险”这样的词句。他在提案中这样写道:“打开网络,词汇用语几乎日日新,有很大一部分却朝着低级、污秽的方向发展,脏话、下流的话,在网络世界俯拾皆是。‘屌丝、撕逼、逗逼、最苦逼、尼玛、卧槽、草泥马……’等等污秽不堪的词汇随处可见,已经发展到无法忍受的程度,令人痛心。”
语言用词的粗鄙化现象不能不重视了,因为它正逐渐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世界。看看现在的小说、报刊、电视、文艺节目,正逐渐被网络语言融入。特别是在一些娱乐节目中,不仅大量使用粗鄙的网络词汇,而且还有所发展和放大,与网络虚拟世界形成呼应之势。网络内外已经混为一体,无所不在的粗鄙词汇正弥漫于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文化。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行为的粗鄙化,导致文化的退化,这种现象十分危险。
汉语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汉语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却可以通过文字不同的组合形成具有新意的表达。比如各个时代不断出现的成语、典故、章句,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内涵。但是汉语文字的组合基因,在网络世界里却被糟蹋了,一个个好端端的汉字,被组合成许多污秽不堪的词汇,供大家消遣,然后进入现实生活,导致整个社会的文明退化、品位下降。语言用词的粗鄙化已经进入生活的各个层面,甚至在大学毕业典礼上,有些大学教授、大学校长也是满口的“屌丝、小鲜肉”叫个不停,美丑不分,令人瞠目。
出现语言用词的粗鄙化现象,原因很多。一是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有些人感觉没有约束,内心的丑陋任意释放,迎合了低级趣味群体的口味而群起效仿;二是精神追求的退化,导致一些人对自己的言行标准降低了;三是文艺界,特别是演艺界里有些人的品位低下,他们创作和演绎的一些作品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给社会以错误的引导;四是有些媒体不加选择地炒作,导致这些粗鄙的文化现象迅速蔓延。
安琦说:“也许有人认为现在出现的一些语言用词粗鄙化现象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国外也有这种现象,不足为虑。对此我绝不苟同。”因为汉语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我们赖以生存、交流和表达的基础,是文化的载体,必须珍惜。“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已经无法用汉语描写优美、表达高雅,那时将愧对祖先和后辈,悔之亦晚。语言用词的粗鄙化现象到了必须警惕和扭转的时候,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要扭转语言用词的粗鄙化,安琦的建议是首先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应及时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尽早采取措施,制止这种现象继续蔓延;尽快制定网络用语规范,明确哪些词汇不能使用,并落实到每一个网站,确保低级粗鄙的文字不在网络上流传;尽快制定演艺界人员语言规范,规范演艺界人员在作品、节目及公众场合的语言用词,对于那些在公众场合讲话用词粗鄙的演艺界人员进行教育和引导;通告所有的电视台、报刊、出版社等媒体,对违反的单位应该予以教育、批评直至处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旗帜鲜明地在教育过程中批判语言用词的粗鄙化现象,让青少年提高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做自觉捍卫汉语言纯洁的实践者。
汉语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之根。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这个网络时代,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的汉语。(记者 倪迅)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多让孩子听听本土故事
已是最后一篇
-
多让孩子听听本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