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对语文课本的关注再次上升。就在3个月前,还有小朋友指出人教版教材关于宋代官帽的一幅配图有误。
平心而论,教材有“刺”与读者挑刺都属正常。教材的地位非常特殊,其人物或言辞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可以说无出其右者。只要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教材当然得力争尽善尽美。但是,做到“零误差”的确也很困难。因为小到标点、大到故事,它不得不长期面对着全国人民的挑剔。
事实上,这完全可以成为一段佳话:语文教材在全体人民“火眼金睛”的锤炼之下不断改进,终于铸就了毫无瑕疵的精品。这样的受益者当然是我们的孩子。不过,这需要一个前提:“攻守”的双方都要秉持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善意。
相对于持批评态度的网友,教材的编者理应理性。无论“挑刺者”如何夸张,但他们毕竟提出了问题。教材有小的瑕疵,本也无可厚非,但若被批评者裹挟进情绪的泥潭,讳疾忌医,反倒会成了真问题。
目前专家的回应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拿来炒作;第二,有些修改可能会牵扯到历史深处的东西,要由专业的机构、权威的专家经过反复严谨的考证;第三,有些修改是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第四,儿童文学作品,很多就是虚构的;第五,小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可以适当虚构。
例如,争论最激烈的《爱迪生救妈妈》一文,就把电影中的故事拿出来,而这个故事实际上并不符合历史。分析上面的回应,大都回避了“爱迪生的故事”是否有问题的判断,也回避了是否属于“有些修改”的范围,甚至多少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一个爱迪生的故事,会牵扯到哪些历史深处的东西,或者为了什么样的教学需要呢?正面回应问题的,只有第五条,但却引出了一个真问题:语文教材中,类似爱迪生这样的故事,可以虚构吗?
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争论。比如,在1963年《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就曾经达成如下看法:“如写出真姓真名,更要求完全真实,经得起考核;写真姓名就全部真,假就全部假,不要真假不分”。
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真假”再次成了问题。退一步,语文教材中这一问题也许并不能只由一两位专家说了算,而应该经过慎重讨论,形成一个能够公之于众的标准。
从“真”的态度看,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即便可以虚构,也应该做好注释:本文内容未经证实。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孩子获得“真”的权利。(刘志权 据《新京报》)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环保执法要敢于“亮剑”
已是最后一篇
-
环保执法要敢于“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