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越来越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人是否有创造力”之问频频引发讨论。当这一话题出现在美国版“知乎”,密集的回答颇为有趣,有人着眼快速增长的专利数量,直言“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中国人缺乏创新,但事实却在打脸”;还有人认为“中国人的创造力还未被完全发挥出来”。而同就这一话题,在日前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上,现代密码学奠基人之一姚期智教授以自己创办的姚班为例,感慨“中国学生不缺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是周围的环境”。
何为“创造力”?虽见仁见智,但亦有基本共识:异常敏锐的思想火花,探索未知的拼劲闯劲,不落俗套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等等。那何为“真创造”?实在的成果更有说服力。中国古有“四大发明”深度影响世界文明进程,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和文明》“一共27册,每册大约350页,每一页都满满地记载了惊人的发明。”今有新“四大发明”领跑世界发展潮流,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中国人当然不缺创造力,但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即便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今天,在许多领域,我们的创造依然缺乏深度、不够系统,应用居多而原创稀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还是一个保守有余创新不足的国度。
“不缺有创造力的人,缺的是有创造力的环境”,周遭的环境如何,直接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创造能力最终能否成功变现。有人说,“唯一能让我们想出改变世界的新点子的途径,就是让思维跳出所有人头脑中固有的束缚”。而“跳出束缚”,本身就意味着阻力与风险。在传统东方文化中,往往强调循规蹈矩、尊重权威的一面,而在现实生活中,天马行空、标新立异者也容易被“区别对待”,“要走稳妥路”“不做出头鸟”的劝诫很有市场。施一公院士就曾担忧,“走路、坐姿、衣服、发型,都尽量统一,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思维方式也受禁锢,会阻碍创新。”条条框框太多,尊重鼓励不足,创新成本高昂,试错代价太大,这些环境的问题,往往都会让想推陈出新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黯然却步。而当更多人从众选择亦步亦趋、安然稳妥的人生状态,闯劲和斗志日渐磨灭,原本敏锐的创造力就会变得迟钝。
创造力之于国家民族,决定着当下的实力水平和未来的发展高度;之于个人而言,则定义着生命的更多可能性。要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让那些有创造力的人能够施展拳脚,需要一方同样具有活力与激情的热土,去呵护仰望星空的情怀,去激发“不同凡想”的勇气。这不仅意味着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宏观政策制度的跟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否有创造力”之问,其实与“李约瑟谜题”和“钱学森之问”一样,都与良好大环境的培育相关。如今,在科研领域,涵养良好的创新环境已成为共识;其实,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应当以强有力的手段来鼓励创造力,以体制机制作保障涵养出宽容试错的氛围。创新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结果,“创造力”一词,也几乎必然与“试错”相连,只有当另类想法不再被认为“不着调”,当试错的成本不再高企,才会有更多的人主动激发斗志、珍惜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努力优化既有状态,创造力也才会在全社会自发生长、蔚然成荫。
今日世界,能让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只能是创新创造,能让一个人摆脱庸碌感找到理想与远方的,恐怕也只能是创新创造。营造充满希望的环境土壤,让每个人敢于去突破“从来如此”,成为发挥自己能力的主角,将为这个国家、民族,也为每个人的人生,书写出别样的精彩。(胡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