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与挑战,不畏惧、不消沉,而是积极转换思维,将之视为难得的生活体验。这种乐观,堪称一种人生智慧。
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因为调皮,被姨妈惩罚在周六给篱笆墙刷漆。对于这份苦工,他并没有沮丧,反而干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围观小伙伴的兴趣。“有哪个男孩子每天都有机会粉刷篱笆墙呢?”他的态度,吸引大家纷纷加入刷墙行动。莎士比亚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人生难免遇到难题,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由此联想到浅层感知和深层认知的关系。历史上,法拉第曾安排一名学生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因为无法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学生不久就走了。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学生可能忽略了,科学探索与研究,需要的正是不惧失败的坚韧、孜孜不倦的守望。记下数千个“不”,最终得出一个“是”,这是科学研究的特性、规律所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再枯燥的环节,也可以被当作触发灵感、探索创新的必要过程来对待。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客观环境的确会影响心境,但改造环境、改变心境的“最终解释权”,还在于我们自己。“当代愚公”黄大发,一直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将数十年的拼搏奋斗注入修凿绝壁天渠之中;“云岭工匠”耿家盛,“30年磨就‘一把刀’”,改进了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为什么他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答案不只是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关键还在于主观上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有深刻认同,对遇到的问题能辩证看待。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的过程。面对时常不期而至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善于变现实压力为前行动力,才可谓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人总是“生活在别处”,认为现实充满苟且和琐碎,不切实际地将生活的美好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以倦怠的心态敷衍工作,遇到点麻烦就临阵退缩,不敢直面生活的考题……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态度有所懈怠,本质上则是思想的速率与容量无法匹配生活的变化。如何为精神“赋能”,多一点多向度应变思维,十分值得思考。
“凡物皆有可观”。一代文豪苏轼,当年“自钱塘移守胶西”,尽管当地灾荒不断,完全比不上杭州的富贵繁华,但他主动作为,不仅使城镇面貌大为改观,也在尽责履职的同时,领悟到“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生活的幸福,取决于行动的力度,更取决于思维的宽度。凡事多看“另一面”,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哪怕生活再平淡,一个人也可能拥抱与众不同的精彩。(何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