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文化”。如果把蒙古族文化比作草原,那蒙古族服饰就是这片草原上最美的花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蒙古族服饰只能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婚庆典礼等重大场合看到,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则为我们找到了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只有跟生活同生共长,以传承绵延薪火,传统才会焕发活力。
今天之所以要强调让民族传统服饰融入日常生活,是因为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旦脱离了时代,就很容易变成放在衣柜里、置于博物馆、藏在记忆中的文化符号。所以,唯有不断赋予传统服饰以新的时代精神和生活内涵,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珍爱一种事物,将其捧在手心未必对它有利,让它融入土壤反而更能茁壮成长。而生活,永远是优秀传统文化最肥美的土壤。各族传统服饰历经千百年依然传承不衰,已经证明了它们不是易碎品,经得起生活的检验。传承和发扬传统服饰文化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文化即生活”无疑是最好的理念。让传统服饰通过自我更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节拍,在日常生活中再现,有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
让服饰文化融入生活,正常的商业开发必不可少,但决不能过度开发、竭泽而渔。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两分法”: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服饰的继承和保护,在重大礼仪场合应穿着本民族服装,把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留在当下;另一方面,要考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着装舒适与便利,设计出既富含民族元素,又能体现当下特点的时尚服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不等于要将其束之高阁、供奉起来,而是要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生活相协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空气般时时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李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