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岛在偌大的中国版图上只是零星一点,但战略意义重如千钧。正因此,王继才坚定了守岛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与孤灯为伴,以大海为邻,扛下“为子不能尽孝,为父不能尽责,为夫不能尽义”的愧歉,舍家为国、矢志不渝。当不法分子企图肆意妄为时,责任使命让他临危不惧、见利不移。
守岛的不只是王继才,他背后有一个家庭的支撑:妻子王仕花的陪伴为他的生活燃起了明灯;母亲深明大义、谆谆教诲为他充实了坚守的力量;儿子义无反顾地成为现役军人,为他带去了接续奋斗的希望。他们把伉俪之情、舐犊之情升华为了战友之情,在军人家庭中凝聚起笃定赤诚的报国情怀。从近乎而立之年登岛,到耳顺之年人生谢幕,他与家人就这样在32年的光景中把平凡的“小我”消融进崇高的“大我”,由个体默默无闻的尽职履责升华为激情澎湃的爱国热情。
守岛的不只是王继才,在全国漫长的边境线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像王继才一样的军人。他们用岁月书写了“甘把青春献国防,愿将热血化丹青”的篇章,用坚守筑牢了捍卫国家的长城,凝铸了巍然屹立的军魂。或许与战争年代“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凛然,“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的驰骋疆场相比,王继才们的爱国显得平平淡淡。但是,和平年代的爱国又何尝不包括在平淡中的坚守呢?
观历史演进的来路,如果没有“王继才们”的坚守,就不会有衣食足而仓廪实;看时代发展的大潮,“王继才们”正站在时空的交汇点上,将实现个人价值与维护国家利益相对接,将彰显人生意义与增进人民福祉相关联。他们身上所折射的爱国精神与中华文化血脉中所滋养的精髓一脉相承,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和高速变化时期,价值多元、利益交织,全面深化改革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闯、要夺。开山岛以外的世界似乎并非那样波澜不惊:有的人坐不住,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单位“庙小”、岗位“屈才”,见异思迁、拈轻怕重;有的人沉不下,以镀金的心态去艰苦中锻炼,但是“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时在时不在”的混基层现象常有;有的人等不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旦泛滥,心易动于微利之诱,目易眩于五色之惑,道德离席、责任缺位等行为以碎片化的方式出现,试图拼凑起一个想当然的现实社会。种种弊病,归根结底还是人心的问题,在取舍、进退、为与不为之间缺少了关于“爱国奉献”的标尺。
王继才的精神真的只留在了开山岛吗?不是,在开山岛外,如同王继才一样籍籍无名而又甘于奉献的平凡人正将一个个烫金的名字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麻风村年轻医疗团队、长江救援志愿队、编外雷锋团、万少华团队……实际上,“王继才们”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他们正在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精神为我们涤荡心灵的污垢,为我们指引迈步的方向,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凝聚起磅礴之力,描画出新时代的英雄群像。(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