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出行 文明不是“副产品”
日期:2019-01-22
来源:红网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在远方的呼唤和回家的渴望中,2019年春运拉开了帷幕。40天近30亿人次的流动,考验着交通部门运输服务和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也考验着个体“摆渡”的文明。  

  流动的中国,静态的文明。春运出行,过年回家,也是奔跑追梦的一次暂短的停歇,家是“加油站”,更是“休息室”,个体的诉求同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时,文明不是“副产品”。  

  站在时间的节点,把年轮定格成光圈,透视过去的一年,高铁“扒门”事件、“霸座男”“霸座女”不断亮相、抢夺司机方向盘酿成大祸、“机闹”等等事件,让文明出现缺角。人口的集中流动是脆弱的,经不起任何个体“特立独行”的冲击,春运出行链条上的我们,是文明的“原子”,遵守规则、秩序方能相安无事,一旦无序碰撞,必然人在“囧途”。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强调将严惩旅客的严重不文明行为,加强信用建设,为准备返乡的人敲响了文明和规则的警钟。  

  春运所检验的,更多的是个体素质在公共环境中呈现的样态。嘈杂不止、随地扔果皮纸屑、在高铁上吸烟、非卧铺车厢脱鞋,强行霸座,每一件事,分开来说都是小事,但当这样的做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就会产生极强的危害。  

  别因恶小而为之。虽然这等不文明行为算不上恶,但每一个不文明都会在无序中演变成对别人的恶,而这种恶果可能要无辜者埋单。一旦规则的缺口打开,不文明就会像泄洪一般倾泻而出,每个人都将会是受害者。  

  春运开始前,抢票软件的受用者,本质上就是通过加钱进行技术插队,在一片“抢抢抢”的喧嚣中,其实想要回家的,谁也没落下。春运作为民生福祉的大事,不仅铁路部门通过新开线路、加开列车、提升服务,保障民众走得了,走得好,更要依赖民众自身的文明修养加持。一节车厢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个体的自由表达必须要考虑整个环境的接受度,不能因为拥挤,就降低文明的标准。越是环境有限,就越是要互相符合,越需要谨守修养静。文明的力量就在于,越是在极端情况下,越是要求我们展现良好的品行,而不是放松对规则的遵守。  

  春运如一场“朝圣”,文明出行,这条路才会温暖、舒适。雪景的唯美离不开每片雪花的参与,诚信、畅通、平安、温暖的春运,更是离不开每位归客的文明善举。勇敢地向不文明说“不”吧!积蓄个体的文明力量,才能汇聚成30亿流动的磅礴之力,才能归途无限好。(陆玄同)

责任编辑:桑小婷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