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外在塑形内在铸魂
日期:2019-02-19
来源:广西日报

  据《广西日报》报道,农历正月初一,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成功举办庆新春联欢系列活动,村民们在家门口乐享了一道丰盛的新春文化大餐。这场庆新春文化大戏,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讲述的是身边故事,演绎的是乡村发展,充满着乡土气息,既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重塑着乡村文化生态,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成长于乡村,扎根在城市,这是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见证与缩影。对于故乡的山山水水、村落民宅、古藤老树、民俗文化等,人们总是念兹在兹。“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乡村承载着质朴悠远的乡愁,是许多人的心灵故乡、精神家园。所以就不难理解,每逢春节,纵使身处天涯,哪怕相隔万里,人们也要千方百计回家,这固然是对亲情难以割舍的眷恋,更是对于故乡那份特别的情愫。

  曾几何时,舞龙舞狮、逛庙会、看花灯、听大戏、唱山歌、耍杂技等活动,是人们过年期间乐在其中的事。这些传统民俗活动,之所以深受欢迎且历久弥新,不仅因其承载着传统节日应有的仪式感,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着许多传统伦理道德,蕴藏着珍贵的民族文化基因。遗憾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如今在农村,这样的场景已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搓麻将、玩扑克,甚至是赌“六合彩”,年味在不知不觉中变淡、异化了。有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但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因不被重视、乏人关注,在落寞中逐渐走向衰亡。农民富裕了,文化却荒芜了。

  事实上,农村有效文化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尤为稀缺,在春节期间这一窘境更被成倍放大。传统文化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而现实的农村文化生活又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无论是“故乡沦陷”的感慨,还是“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调侃,都折射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单调和乏味。与其说是农村娱乐和消遣方式的匮乏,不如说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式微与衰落。

  乡村振兴,既要外在塑形,也要内在铸魂。无论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男女老少都可以比拼才艺、展示特长、各美其美;还是推出“文明过节、文艺过节、健康过节、孝和过节”的“过年套餐”,让广大农民群众不再沉迷于酒桌与牌桌,参与到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都充分证明,只要能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找到群众的兴趣、特长所在,就能找到传统赓续、文明传承、文化创新的舞台,就能重现往日的温馨与欢乐。亲情在,传统在,文化在,乡村就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农村繁荣发展,文化不能缺位;乡村全面振兴,必然要有文化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必须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使命,必须释放乡村文化的现实活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政策和人才支持力度,加快补上乡村文化软硬件短板,培育乡土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另一方面,要创新载体和形式,通过挖掘、保护、传承、开发乡村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打造更多“乡村春晚”品牌,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为充实、更加精彩,让乡村成为更有吸引力、更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邱 石

责任编辑:王欣舒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