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记者调查发现,现有青少年模式内容比较枯燥、单调,难以吸引青少年。(据《北京青年报》6月2日报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学生人数最多,占比为21.0%。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如何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带来的伤害,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如今,随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青少年模式成为各平台“强制标配”,剔除了不适宜青少年的内容,这对于规范和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一些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却良莠不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曾对北京、深圳等6省市的数千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1.8%的受访者认为青少年模式需要改进,还有42.4%受访者觉得“开启青少年模式会使上网不开心”。青少年模式普遍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火墙”作用的发挥。
一些青少年模式为何不受青少年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平台对于青少年模式持有“交作业”的心态,只是出于“应付式”考虑,并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比如,一些APP的青少年模式形式大于内容,或缺乏持续有效的编辑运营,或缺少社交互动,难以吸引未成年用户实际使用。又比如,许多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没有按年龄分级,完全是“一刀切”,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使用需求。
青少年模式不能只是法律要求,更应成为内在诉求。一方面,网络平台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为青少年模式做“减法”的同时,更要做“加法”。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不断丰富“内容池”,通过提供优质且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给广大未成年人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引导,出台相应标准规范,建立分级分类模式,帮助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各取所需,自得其乐。(贾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