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视点第62期:“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道德良知需每个人去实现
发表时间:2011-10-13   来源:中国文明网

    当各种关于“人性冷漠”、“道德滑坡”的提法甚嚣尘上时,许多温暖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合肥农妇“以德报德”,辽阳3位年轻人撑伞扶起跌倒的老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人们关于“扶与不扶”的争论。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弊病并不能代表社会全貌,我们批评和鄙视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褒奖那些“最美”的人和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越来越公平正义,越来越有道德良知,并惠泽我们每一个人。而社会的道德良知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实现,“我们拒绝袖手旁观”,正如一位诗人说的: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如果让道德停留在口上,永远弄不清道德的美与丑。道德只要去实践,就会有精彩,更有美丽。道德的实践往往是平常之间发生的,是一举手,一抬足。或者一个动作,让人有了力量;一个眼神,也会让人有一份温暖;一句提醒,也会多了一份善意关怀。有善良的心,做好事的人,都会让社会多一份感动,更让道德良知在每个人身上实现

——白峰《道德良知需每个人去实现

 

    ·不妨做一些换位思考。如果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审视一下“摔倒不扶”与“见死不救”,不免会黯然神伤。青丝变白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今天因为“有人被讹”就放弃“尊老爱老”、“见义勇为”的良知坚守,我们能以什么资格要求下一辈“搀扶我们”?

——《让良知扶起摔倒的道德

 

    ·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美德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良知去守护。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老人及其亲属,如果能多一些感恩之心,善意之举,回应人们的尊敬扶助之心,那么这种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孝亲敬老之风不断发扬光大。

——葛如江、杨玉华《“以德报德”才是中华美德

 

    ·“百行以德为首。”道德,这个其实并不高远的追求,正是我们个人素质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与道德终身相伴。古语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从自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汇聚成无穷的道德力量,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让人感到安全和安心。

————《每个人都与道德终生相伴

    ·道德模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不是“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他们的善行义举就体现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每个公民只要愿意,将一般的道德要求化为切实的具体行动,都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孙春晨《如何发挥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

 

    ·道德模范,就像明灯,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诉说着善和美;道德模范,就像火种,在社会文明建设中播洒着光和热。见贤思齐,提升道德水平、凝聚道德力量,才能共同建设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崇德尚善 聚贤成峰

 

    ·德以人传,德以行践,那些“最美”的人和事,有如一道道温暖的精神光束,那些温暖的细节不经意闯入我们视线,让人们重拾对当下道德现实的信心,照亮了我们对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殷切期待。只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一点一滴,一砖一瓦,才能使“真善美”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最美”的人与事蔚然成风并惠泽我们每一个人。

——涂洪长《让“最美”的人与事蔚然成风

 

    ·从道德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真正的珍视、尊重和热爱,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每一天,每一刻,把道德修养积淀在血脉当中,把追求高尚变成自觉行动,或许是道德模范们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每个人都与道德终生相伴

 

    ·近段时间,“最美妈妈”吴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温州温暖”群体等一个个道德标杆,用自己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给我们以灵魂震撼和精神洗礼。他们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在物质丰裕的年代,社会公众更应知道德、守道德、行道德。

——桑林峰《“仓廪实”更需行道德

    ·如何让人们伸出关爱之手?关键在鼓励善、惩治恶,要用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来为道德高尚者保驾护航,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充满爱。

——池墨《道德“犯糊涂”良心就“打盹”

 

    ·有德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失德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只会让人们“心安理得”于自己在危难面前的不作为。因此,道德建设亟待制度呵护,才能让行善的火炬不熄,让为恶的习气难入。

——安传香《道德建设缘何遭遇“双重门”

 

    ·道德本身相当脆弱,没有强硬的制度作支撑,道德自己是挺不起腰杆的。让良心去对抗可能的恶意,谁为他们撑腰?当务之急就是司法保障的完善,一定要让公德行为者免受利欲熏心者的反噬,再者就是行政法规的完善,让公德行为者能够享受应有的人身、利益保障。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不仅要保护有德者,还要惩罚失德者。必须建立对失德行为的有效惩罚制度,让失德者遭到人人鄙夷、人人反对,而不是人人羡慕、人人效仿。当每一个有德者都受到尊崇,每一个失德者都遭到唾弃,道德自然会成为人们向往的追求,道德之风也自然将回归社会的主流。

——《让道德扶起摔倒的老人

 

    ·英雄在生活中也是平凡人,他们的道德与良知感动了社会公众,正是这种道德的基石保障了社会的稳固发展。但英雄也得生活,政府出面建立“兜底”机制,用社会乃至行政法规的力量去呵护宝贵的道德良知,已经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好人好报”需要制度保障

 

  ·我们需要用司法和道德的双手合力,不断唤起人们对社会救助及伦理道德的反思,让“以德报德”的故事越来越多,不再成为“新闻”。

——《以德报德树立道德标杆》 

    ·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是事关你我幸福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只有不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温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义,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才能真正享有幸福。

——《每个人都与道德终生相伴

 

    ·社会和民众的富有,并不会让人人都感到幸福。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公平、正义,公民缺乏道德的约束,必将会削弱幸福的根基,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人际和谐,倡导尊老爱幼、相互尊重、互相合作的良好品德,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弘扬扶为济困、见义勇为、扶正祛邪的道德情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风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社会氛围。试想,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人们会没有幸福感吗?

——赵云龙《中国人的幸福指数要靠道德来提升

中国文明网·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刘 琼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