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日,河北部分高校拿出了节约粮食的新招实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勤俭节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加强食堂管理,优化供餐服务,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加强源头管控——规范原材料加工流程,减少生产环节浪费
“一棵芹菜浑身是宝,根部可以炒菜,叶子可以调制小凉菜。”6月5日上午,河北师范大学食堂后厨,厨师们正在紧张配菜,充分利用蔬菜的根、茎、叶,一种蔬菜可以做出多种味道。“提高菜品出菜率,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严格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最大限度从源头把控食品浪费。”河北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人介绍说,要树立节约贯穿全过程理念,将杜绝餐饮浪费纳入饮食采购、生产、加工、售卖全过程,全链条节约管理。
加强源头科学管控,让厉行节约成为高校食堂新“食”尚,各高校纷纷出台各种措施。
河北科技大学通过加强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原材料加工流程,减少生产环节浪费,控制原材料成本。
“我们把大葱叶做料油,豆渣做成豆渣饼,提高食品原材料的利用率,既节约了成本又丰富了菜品。”河北科技大学餐厅经理告诉说,食堂还严格烹调标准,精准确定调料使用量,防止滥用调料造成浪费。“从原材料采购、食材储存配送、食品加工制作、成品售卖到餐厨废弃物回收,我们加强各环节节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近两年餐厨垃圾减少约30%。”
减少剩菜剩饭,做出学生喜爱的口味是关键。华北理工大学后勤餐饮负责人介绍,通过挖掘学生最喜爱的家乡菜,以供餐模式调整和技术创新为手段,打造有温度的亲情饭,可以有效推进“节约型食堂”建设。
好吃才能剩不下。在菜品烹饪中,各大高校纷纷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通过菜品创新、风味小吃引进,建立符合学生口味多样化需求的餐饮保障体系,实现“学生喜欢吃什么食堂就做什么”。
丰富售卖形式——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拼菜,因人供应按需选餐
3元炒饼、半份馄饨、小份生煎……为鼓励同学们减少餐饮浪费,在供餐方面,众多高校相继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拼菜、自助用餐,减少“套餐制”,增加“选餐制”,结合学生消费的特异性,对标准化食堂的机制进行完善。
“阿姨,我来半份土豆丝。”6月5日11时,河北科技大学餐厅各窗口渐渐忙碌起来,半份菜、小份汤受到师生们的青睐。走到主食区,水饺除了有大小份,还可以按个售卖。“1元钱3个,有时候买一块饼再搭配几个饺子,刚好够吃。”正在打饭的王同学说。
河北师范大学食堂有计量称重自选餐区,可以自由选择菜品,这一新的就餐体验深受学生欢迎。“可以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样,想吃什么选什么,真是‘我的饭菜我做主’。”会计专业研二学生陈晓说,她很喜欢这样的用餐方式,可以精准选择自己爱吃的菜品。
“计量称重自选餐模式的优点在于与饭菜零距离,可根据口味、食量、餐饮习惯等灵活定量,有效避免浪费。最主要的是可以灵活搭配包括蔬菜、鱼肉类、豆类、蛋类、粮谷类、水果等多种食物,符合‘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膳食指导原则。”河北师范大学饮食中心副主任介绍说,每取一个菜时实时显示取菜重量与价格,形成对浪费的心理制约,这样的用餐方式有助于学生合理控制消费支出。其次是价格合理,同学们可以以实惠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服务。
据了解,河北很多高校还实行菜单动态管理,按季节更新菜单,把学生们不喜欢的菜品淘汰掉,这也达到了减少浪费的效果。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人人有利”的良好氛围
6月5日中午,随着用餐结束,在河北师范大学食堂餐具回收处看到交回的盘子几乎都是干干净净的,旁边的泔水桶内只有骨头和少许菜根等残渣,基本看不到丢弃的主食。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学生们都相互比着‘光盘’,每天产生的泔水垃圾少了很多,这让我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光盘行动能取得如此效果,与学生节约意识的教育培养紧密相关。
今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打卡活动,号召学生在朋友圈、微博或QQ空间上传“光盘照片”,秀出光盘用餐场景,积极宣传勤俭节约风尚。华北理工大学开展“食光正好,拒绝剩宴”系列活动,涌现出大量优秀图片和短视频作品,展现出青年学生的良好风貌。
为将节约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很多学校在餐厅制作了宣传展板、标语,大力宣传营造“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人人有利”的良好氛围,并号召师生做“杜绝餐饮浪费”的督导员,发现校园中存在餐饮浪费现象,要坚决制止。
如今,勤俭节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河北科技大学,走进食堂便看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展示墙,档口上方装饰着农耕文化宣传画,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节约粮食 践行光盘 从我做起”标语……
此外,河北科技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还制定了节约考评制度,通过自我评估、定期督查、随机抽查、跟踪检查等方式,每季度评选出“节约之星”餐厅,并建立奖惩机制,提升学校各餐厅厉行节俭的积极性。(供稿:河北省文明办、河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