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位于陕西北部,县域面积3781平方公里,总人口16.19万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以来,志丹县立足县情实际,积极探索推出了“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背景由来
为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志丹县针对农村人口少、居住分散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难、召集难、发动难等问题,经过多次调研,发现农村婚庆当天是个“好日子”。这个时间节点受众多、易召集、易互动、群众愿参与,是宣传、教育、服务、关心群众的有利时机,于是推出了“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
二、主要做法
统一摸底,排出时间表。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提前对全县新婚对象进行统一摸底建档,掌握新婚庆典日子,排出全年志愿服务计划表,及时派出“文明大篷车”上门送服务。
统一创作,编写宣传册。根据陕北地域文化特色,将党的创新理论、城乡生活、新风尚编写成快板、说书、山曲、顺口溜、打油诗、三句半、秧歌伞头词等,汇编成以展演节目为主的宣传册。
统一组合,充实“服务包”。把展演党的创新理论文艺节目、发放宣传物品、播放数字电影、制作家庭合影、组合乐队服务、提供餐饮服务全部统筹起来,一次打包,组合式开展“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
统一招募,组建服务队。着力从民间乐队、乡土艺人、村宴厨师、事务总管、乡贤能人、“五老”人员中招募本乡本土志愿者。通过培训学习和现场演示,让“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者成为“讲、演、说、唱、帮、劝”的“多面手”。
统一限价,遏制攀比风。对婚宴各项支出作出明确限价。凡享受“文明大篷车”服务的农户,必须执行每桌宴席不超过480元(含烟酒)、民间乐队每天不超过900元、村宴厨师每天不超过900元、摄像摄影每例不超过500元的标准。
统一嘉许,兑现礼遇单。凡按节俭办事的农户,赠送《二十四孝图》和家庭合影,奖励现金500元,参与“五好家庭”评比;凡主动加入“文明大篷车”的志愿者,除了在“爱心超市”兑现奖品以外,享受《志丹县志愿者礼遇办法》。
三、运行方式
第一步,各村红白理事会提前与县婚姻登记处、婚庆公司、婚庆事务总管对接,摸清新人婚庆时间地点。第二步,由婚庆户主提出申请、红白理事会介绍、文明实践站组织、文明实践所现场指导。第三步,“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队上门开展活动。第四步,由县文明实践办进行审核,核实服务项目,兑现嘉许礼遇政策。
四、取得成效
“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具体事情切入,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最后一公里”。
志愿者、麻子沟村支书高亚萍说,“文明大篷车”送服务以来,共进入我村喜宴6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可以说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使群众对党的党的创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有了新认识,真正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志愿者、旦八村老党员袁继治说,“文明大篷车”志愿者发放习近平治国理政、法律书籍和二十四孝图,现场用说书、快板等方式给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讲解健康生活常识,内容丰富,深受老百姓欢迎。志愿者、王渠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炳胜说,“文明大篷车”就是好,既送喜庆又送餐,不仅有效减轻了“过事”群众的经济负担,还刹住了“攀比风”,遏制了“吃喝风”,很受老百姓欢迎,希望推广到千家万户。志愿者、县民间说唱艺术团团长王玉成说,“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很接地气,群众愿意互动、愿意捧场,和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了。志愿者、县文联副主席肖志远说,我们把民歌、说书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新的包装,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融合,进行新的创作,给广大群众带去欢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宣传了党的创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