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始建于1948年,如今,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已成为济宁城区学生向往、社会认可、家长赞誉的品牌学校。目前,学校坚持中立、东跨、南联、西拓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校四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2020年11月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以道德教育促文明成长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组建了以支部书记及优秀思政教师为主体的理论宣讲团队,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利用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中心,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组建了党员宣讲团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并在党员教师中举办党建知识大练兵。疫情期间,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文明中学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立足实际开发了《文明习惯养成》《初一入学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国防安全》等校本课程。同时,依托“互联网+”,构建了“三微”多元立体校媒传播矩阵,组建学校融媒体宣传中心,达到了“处处讲文明”的宣传效应。为强化活动阵地的育人功能,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邀请中科院、北师大、曲师大等专家学者、英模人物及行业标兵到校讲座。
以特色活动助文明实践
学校在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浸润滋养下,历经薪火,淬炼成钢,形成了“让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一切”的校训,“敬业务实,教人求真”的教风,“修业明理,学做真人”的学风,“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来为求知,去为栋梁”的育人理念。
学校师德建设机制完善、措施得当、考核严谨,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并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学校还通过“匠心工程”“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大讲堂”等活动,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让更多师德模范、文明标兵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走进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校园书声琅琅,学生儒雅文明。学校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文明礼仪展演、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用行动传承文化、弘扬经典、践行文明。
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以“小红帽”志愿服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志愿者们在校内清洁卫生、美化校园,在校外服务社区、敬老助残。活动提升了中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文明校园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学校通过安全第一课、家长课堂、法制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文明、安全、法制教育。通过文明知识问答、安全疏散演练和以案说法等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家长的文明素养、安全意识、法制观念。
以丰富载体创文明氛围
在社团课程开发中,学校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构建完善、科学的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现有五大类(学科拓展类、才艺展示类、劳动素养类、国学经典类、地方文化类)56个社团,其中非遗剪纸社团、翰墨国画社团、田径飞越社团成绩显著。学校结合学生实际,设置菜单式社团名录,学生自主选择,可满足其个性化、多元发展的需求。
学校坚持环境育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教学、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整洁有序,并开放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同时,设计了以“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景观、文化长廊。
该校以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墙主题鲜明,制作精致。一张张手抄报、一张张班级合影、一幅幅奖状是学生们成长最好的见证,教师寄语、班级格言、书画作品、作业展评、班级活动图片等就像一面面会说话的镜子,见证了师生奋斗的足迹,成为他们拼搏路上的加油站。
近年来,学校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融入学校全方位发展建设之中,师生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逐步提升,办学环境日渐优化,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