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是“娘家人”,又是“婆家人”,更是“当家人”-中国文明网
倪萍:是“娘家人”,又是“婆家人”,更是“当家人”
发表时间:2023-11-27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倪书记的心里清楚地记着各家的难处。”“在倪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绕不开新民社区党委书记倪萍为大家做的暖心事。  

  “真帮扶”的“当家人”  

  2012年,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规划,2400多户、9000余名群众从隆德县整体搬迁至新民社区,面对移民群众“出山、进城、上楼”的不适应和社区管理的新课题,倪萍坚定地说:“要想让群众相信组织,相信自己,咱必须得拿出诚意来。”  

  “大娘”“婶子”叫得亲热,嘴角磨起了泡,鞋底也磨坏了几双,倪萍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半夜还在手机上为群众解决问题。就这样,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沟通民意,终于换来了移民群众的“安心”。  

倪萍(左)给居民讲解医保等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供图

  每天早上倪萍都是被微信接收新消息的提示音吵醒,这也就意味着,倪萍新一天的忙碌又要开始了。来到社区,倪萍为移民群众的各种大小事忙活着。

  “有人在家吗?”倪萍来到了居民小萍家门口。“这些天咱们小区里的制衣车间缺人手,你可以去试试,计件工资,干得好的话收入不少呢。”倪萍说明来意。“这两年工作也不好找,我看好多邻居姐妹都去制衣车间工作,害怕自己没干过,干不好。”小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不用怕,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学几天就会了,明天我带你去。”倪萍说。

  “真服务”的“带头人”

  倪萍主导建设成立“沐恩巧媳妇”工作室和手工车间,以“社区+企业”嵌入式就业模式打造一分钟就业圈,帮助居民就近就地就业,车间可容纳30余人就业。

倪萍在“沐恩巧媳妇”工作室直播销售手工艺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供图

  “刚开始车间建在‘移民创业市场’里,由于离小区有些远,大家上班不太方便。2022年,我们把车间搬到了社区里,以‘社区+公司’的嵌入式就业模式,实现社区妇女‘就近就地就业好、还能照顾少和老’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倪萍说。

  倪萍还成立了“倪萍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挖掘社区非遗文化人才,将文化做成产业,形成集传统手工艺传承、产品研发制作、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工厂生产等于一体的家门口的“就业圈”,解决易地搬迁劳务移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增强社区致富提升的“造血”功能。

  面对偌大的社区,“操心”是倪萍的工作常态。“在社区当书记就要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事,当群众的难心事一件一件解决了,党组织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了,你才会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倪萍说。

  倪萍创新开展“5个1+N”社会治理服务模式,重点在提高居民收入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通过一站式阳光服务、一家人社区关爱、一揽子就业帮扶、一体化环境治理、一系列文化活动、N件为民办实事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她还通过五方联席会议、民主协商、居民代表大会建设了增压泵,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沐恩新居小区高楼层水压低、居民吃水困难的问题。协调建成幼儿园育婴班,专门招收2到3岁婴幼儿,解决了困扰社区妇女的工作时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

  “真为民”的“贴心人”

  从搬迁“移民”到户籍核转成为“市民”,用时6年;从整个辖区不足30辆小汽车到如今的1300多辆小车,用时不到9年。简单的数字背后,不仅是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一名社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

  倪萍常说:“社区工作者,不能一味蛮干,要实干苦干加巧干,要做到无米也要造米。逢山开道、遇河架桥,没有这个劲头和自觉你就干不好社区工作。”

端午节期间倪萍(左一)为社区居民赠送自己包的粽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供图

  在新民社区,因为居民们大多来自宁南山区,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倪萍便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吸纳文化能人,组建各类文艺团队,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打造“移民文化活动周”“邻里百家宴”等文化活动品牌。

  “我来自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会更加用心做好社区管理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倪萍笑着说。(采访报道组:周胜武)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