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小渔歌唱出移风易俗新风尚-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小渔歌唱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发表时间:2023-12-0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以渔歌文化为切入点,立足村情民意,打破传统“说教式”宣传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创新形式,让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载体,村里不良风气不见了,文明新风悄然盛行。

平海渔村新风貌。

 传承创新,厚植沃土——

  创新打造渔歌剧润物无声“讲道理”

  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据考证,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后船疍民”,自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渔歌也随疍民迁徙而来。数百年来,惠东渔歌在惠东的稔山、平海、港口、盐洲一带渔民居住地区流行。渔民们依着方言即兴发挥,且吟且唱,嬉笑怒骂皆由歌出。2008年,惠东渔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民们依着方言即兴发挥,且吟且唱。

  一首好歌可以反映一方风土人情,也可以引领一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依靠渔歌推进移风易俗并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平海镇通过巧妙的编排,将真实的生活搬上舞台,让真情实感自然流出,不说教、不教条,更贴近人们喜好。

  “捕捞时‘竭泽而渔’、过度捕捞、不合理处理渔业废弃物……部分渔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一意孤行采取传统的、错误的捕捞方式。”针对此类陋习,平海镇将根植于群众之中、家喻户晓的渔歌改造成音乐剧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

  “昔日疍家苦和难,今日渔家五代同欢……”10月24日晚,由平海渔歌艺术团演绎的惠州首部惠东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在惠东县文化中心首次公演。舞台上,疍家老太林海婴90岁寿宴本来其乐融融,却因林海婴之曾孙徐欢在岸上拉大网捕鱼,林海婴之曾孙女徐欣的男友刘军作为海洋执法人员给未来大舅哥送来罚单,引发了爱情和亲情的强烈冲突。

惠东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

  “风雨如磐压力如山,往前走靠的是不服输,昼家儿女从来骨头硬,何况有党来帮扶……”90岁的林海婴出面调解。她将疍家渔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海向岸、奔向美好生活的时代变迁娓娓道来,并号召亲友们要遏制陈规陋习,保护生态环境。在她的劝解下,徐欢、刘军冰释前嫌,并一起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出路。

  “从渔歌到渔歌剧,这是我们对非遗动态传承的一次尝试,希望用渔歌这个载体让文明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中和心中。”平海渔歌艺术团团长李福泰说。

 “渔”时俱进,宣教并重——

  从“带着唱”到“自己唱”文明新风满平海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为了让惠东渔歌越唱越响,平海镇持续推进渔歌创作,根据渔歌素材积极创编,提供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惠东渔歌作品,如《白丝丝》《疍家组歌》《渔歌世代向海洋》《新时代为民来造福》等,其中部分歌曲是村民自写自编的原创渔歌,包括在乡村振兴政策下,村民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渔歌。

  在创作优秀渔歌的基础上,平海渔歌艺术团主动出击,曾先后参加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活动展演,广受好评。平海渔歌艺术团也成为平海镇一张具有特色的文化名片。与此同时,平海镇还持续将渔歌融入“渔歌专场晚会大舞台”“平海古城城隍庙醮会”“2023年惠州市乡村男子篮球比赛‘携手美丽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惠东平海选拔赛”以及各类文艺演出活动等,让渔歌融入市民生活,持续传承、弘扬、发展壮大优秀渔歌文化。

平海古城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晚会渔歌专场

  平海镇还以发展渔歌为契机,将写渔歌、念渔歌、唱渔歌融入板凳课堂、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村(社区)书记带头讲村规民约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巧用渔歌来说事、论理、讲法,用渔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渔歌文化的传承和挖掘,移风易俗的推进,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人心、涵养乡风,引导平海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如今的平海镇,处处响起悦耳的渔歌声,村民们从“带着唱”到“自己唱”,文明新风常吹长盛。(供稿:广东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