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弘扬散曲文化 涵养文明乡风-中国文明网

山西省原平市:弘扬散曲文化 涵养文明乡风

发表时间:2024-05-0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是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散曲队伍,2008年8月建社至今,创作队伍由几人发展到500余人,社员遍及全市15个乡镇的100多个村庄社区。他们的创作活动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自觉肩负起社会使命,让散曲立足田野、紧贴时代,赞美新生活、唱响主旋律,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可喜贡献。

  近年来,在退休教师王文奎的努力带动下,农民作者的散曲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十余年来,散曲社陆续自费编辑出版了《兴农曲》《铁血丰碑》《农民散曲选》等10多部诗歌散曲书刊,免费发放供群众阅读;创作散曲4万余首,在省级以上书报刊物发表4000余首;利用现代网络创办微刊,发表作品300余期;喷绘展板300余幅,在各乡村农贸集市、戏场、庙会、婚庆等场地展出宣讲200余场次,受众达2万余人。

原平农民散曲社编辑出版的诗曲书刊。

 赞颂美好讴歌时代 唱响新时代乡风文明主旋律

  中华诗词学会专家将原平土地上深厚的散曲文化积淀总结为“农民散曲现象”。这些“农民写,写农民”的地道本色散曲,让人感受到吹过沟沟壑壑的风、流过春夏秋冬的景、感受麦米黍豆的清香、五谷丰登的喜悦,更让人伴随着新时代乡风文明的主旋律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反映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金秋十月菊花帅,燃红城里烧山寨。滹沱河畔一枝怪,芬芳飘到云天外。诗农一起来,相互传帮带,咱农民,决心下定还诗债。”王银章的【正宫•塞鸿秋】在一幅“诗农还诗债”的生动图景中,展现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富裕生活的美好向往,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表达对美好富裕生活的赞美。何然然的【正宫•塞鸿秋】《包饺子》:“葱花肉馅油盐拌,揪团白面捏成片。包成饺子排排站,沸腾锅里团团转。一锅美味餐,成了家常饭,如今的日子人人赞。”将目光从田野移至厨房,描绘出与众不同的山村风景,同时表达出对富民政策的感恩情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卯连的【正宫•叨叨令】《植树之歌》:“山坡坡栽树一排排队,绿茵茵合了民心心意,雨丝丝滋润圪梁梁地,桃红红染了槐花花味。爱树也么哥,绿化也么哥,青山醉了心窝窝醉。”这是一首民歌化的妙曲,民歌俚语入曲,合成了一组和谐的交响曲,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传承文化播撒文明 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新突破

小树林里的散曲大课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但是,一些赌博、酗酒、打卦算命、求神拜佛等不良风气依然存在,这些现象让散曲社社员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们意识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是当务之急,更是散曲社的使命所在!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以精神文明实践为宗旨,以文化服务为中心,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逐步走出一条有引导、有带动作用的典型示范路子,在振兴乡村文化、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相比灌输式的“送文化”,“种文化”更利于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有助于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的主人。散曲社大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让他们成为生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寓教于乐、寓教于文艺的形式把新思想、新风尚播种到农民群众心坎,让文化之花在农村大地持久绽放。

  文化“大餐”要符合群众口味。文化活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避免“干部讲、群众听”的单一模式。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发展壮大,正是顺应了当地群众的地域文化特征,他们在田间地头经常组织“赛诗会”,在传统节日张挂散曲作品进行展示交流,群众热情越来越高。

  正确引导和鼓励支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原平农民散曲社发展过程中,宣传文化部门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为散曲社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通过邀请全国散曲界专家多次到原平调研,和社员们共同交流,并搭建平台助力散曲品牌“走”出去,调动激发了社员的创作热情,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实现了健康良性发展。

  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原来热衷于打扑克搓麻将、在街头胡聊海侃、或坐在炕头诵经拜佛的群众们逐渐抛弃陋习,接受新理念,很多人自愿加入到歌颂新生活的队伍中来,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供稿:山西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