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河北篇 | 林海守望者的岁月长歌——访“中国好人”刘军、王娟夫妇
海拔1900米的高山、零下43.3度的极寒、每15分钟一次的火情上报……一个家,两个人,一片林海,坚守26年。这些数字填满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瞭望员刘军和王娟夫妇平凡却又不凡的人生,更是他们坚守与奉献的见证。
在常年见不到几个人的月亮山望海楼,他们为何选择留下?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在这片林海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让我们跟随“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的脚步,深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心脏地带,一同揭开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刘军(右一)接受“文明中国”报道组采访。钟奕 摄
驱车向塞罕坝机械林场115万亩林海深处驶去,青山如黛、翠浪翻滚。车辆绕过几道弯,爬过几层坡,直至道路的尽头不再是翠绿的群山,而是翻腾的白云。在白云的衣袂下,默然矗立着白色的望海楼。
月亮山望海楼,海拔1900米,虽无海,却以山为海,以林为涛,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奇迹。它不仅是林场的“眼睛”,更是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坚守了半辈子的“第二个家”。
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家
走进望海楼,一楼是取暖、供水、休息的地方,二楼是厨房和卫生间,三楼则是夫妇俩的瞭望台,没有过多的装潢与装饰。每一层楼,从东到西,满打满算,可以走八步,但是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却承载了刘军夫妇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守望。
作为“林二代”,刘军的生命轨迹与这片林子紧密相连。从1992年进入林场,到1998年主动请缨驻守偏僻的检查站,再到2008年转战小光顶子山望火楼,直至如今在月亮山的望海楼从事瞭望工作。
“中国好人”刘军、王娟夫妇工作中。(资料图)塞罕坝机械林场 供图
“刚开始那会儿,条件真的艰苦。”刘军回忆起往昔,语气中却无丝毫抱怨,“三间平房,一根木杆,没有水井,连电都是后来才有的。但那时候年轻,有股子劲儿,想着只要能守护好这片林子,啥苦都能吃。”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时,特地来到月亮山望海楼看望了刘军、王娟夫妇。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望海楼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电取暖让冬天不再寒冷,室内温度可以保持在舒适的22度;新设备罗盘和方位图的引入,让刘军夫妇在瞭望时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火情位置;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更是让这片林海的故事传遍了四面八方。
是责任更是使命
“白天观烟、夜间望火”是刘军夫妇的日常。
在望海楼,白天每15分钟报一次平安,夜间每20分钟报一次平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刘军从年轻帅气的小伙成长为业务骨干,王娟也从爱说爱笑变得成熟稳重。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目光坚定,对这片林海的守护之情丝毫未减。
在瞭望层的唯一一张桌子上,摆放着一本页脚微卷的《月亮山望海楼瞭望记录》,随机翻开一页,是2024年3月28日的记录——“2024年3月28日,全天下雪,29日全天有积雪……”除此之外,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不同的分钟段,还有无数个“情况正常”。
他说,像这样厚实的《瞭望记录》,一个防火期能写满三本。谈话间,刘军拿出手机,与我们分享他曾拍摄过的林场景色。有翠绿的林海,也有泛着黄的林场,还有风雪夜里的星星……这些美景,在刘军眼中它们是一块块划分好地理区域的“责任田”。
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贾园园 摄
面对偌大的林场,记者好奇地问道:“具体哪一片是您负责的地方?”刘军笑着说:“我们这里不分责任区,咱这儿是月亮山,是最高点!我看得到的地方,都是我的责任。”刘军进一步解释道,防火瞭望工作不分界线,不能说他是林场的瞭望员,就只管“自己家门口”,这不行,远处只要能看到的,无论是多伦、还是御道口、内蒙古那边,只要他能看到火情,都会上报。
这些年,用卫星图做的“方位图”成了刘军的新伙伴,哪里有了火情,可以更精准地汇报。“没有方位图的时候纯凭经验,现在用这把标尺一比,角度很精准,再结合比例尺,风险点位的小地名就都清楚了。”
“最让我自豪的,莫过于这么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刘军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我们是以生命护生命,这么些年我一直和林子打交道,虽然还有七年就要退休了,但只要我还在岗一天,我就会尽我所能,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他说,守护好这片绿是作为“林二代”的使命。
他见证了塞罕坝从小树林到绿洲的奇迹。每一步脚印,都踏在了绿色长城的基石上,每一滴汗水,都浇灌了这片土地的希望。
窗外,林海依旧苍茫,望海楼依旧静默。而这两位林海中的守望者,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这山、这林、这望海楼,早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证着他们与这片林海的不解之缘,也见证着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家园。(采访报道组 马心依 贾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