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肉有菜,味道还好!”“大伙儿凑一块热闹,胃口也好!”“一天三顿都在这,不用自己在家对付,特别方便。”每每提起家门口的“孝老食堂”,老人们都赞不绝口。
近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沧州市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该村是坐落在运河边的小村庄,也是青县“孝老食堂”发源地。
8月29日,沧州市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孝老食堂”工作人员为老人打饭。新华网发(沧州广播电视台 刘冲 摄)
记者们来到这里时已临近午餐时分,“孝老食堂”散发出阵阵饭香,餐桌上的辣子肉、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手撕包菜,让人垂涎欲滴,老人们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孝老食堂’办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每天有个地方吃上口热乎饭,孩子们在外工作也放心。”74岁的独居老人史桂珍一边就餐一边高兴地说道。
2020年12月,为了改变村中独居老人“吃饭凑合”的现状,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自发创建“孝老食堂”。日常运营主要依靠村内移风易俗理事会的64名成员,每天两个人一班,义务为老人做三顿饭。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吃得舒心,还能参加娱乐活动。
“自己父母不在身边,有这个机会能给村里的独居老人做做饭,也是想着尽尽孝道。”在“孝老食堂”做义工的阚亚丽一边为老人盛饭一边告诉记者。
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孝老食堂”长效运营的关键。2023年,人和镇村青农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开发经营特色农产品,同时 “水上火锅城”和露天剧场开始建设,配合餐饮服务。村里定期举办“四季村晚 人和剧献”演出,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度假“寻乡愁”,实现的经营收益反哺村“孝老食堂”建设。三年多来,人和镇村“孝老食堂”一日三餐顿顿不落,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见贤思齐,人和镇村 “孝老食堂”火了,附近一些村子便开始效仿,纷纷在本村建起了“孝老食堂”。有的利用社会力量,有的依托村集体经济,有的采用“市场+公益”的形式,针对不同村情,青县“孝老食堂”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方式并行的运营模式。它不仅解决了农村孤寡老人吃上热乎饭的问题,还和谐了干群关系,带动文明村风,助力乡村振兴。
8月29日,老人们在青县清州镇刘缺屯村“孝老食堂”就餐。青县文明办供图
走进青县清州镇刘缺屯村“孝老食堂”,食堂里明亮整洁,两名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准备可口的饭菜。食堂外面一面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栏一下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上面填写着爱心人士、村民为“孝老食堂”捐款的情况,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捐款数,让人心中一暖。
“‘孝老食堂’的开办,也推动了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越来越多的村民响应号召,简办红白事,省下来的钱捐给‘孝老食堂’,用于关心老人的生活和村里的公益事业。”刘缺屯村纪检委员刘殿有向记者介绍道。
在不断创新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青县又以开展移风易俗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46所,在乡镇选择基础较为完备的11所精品幸福院和8所乡镇卫生院等拓展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预留床位95张,为农村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精神慰藉、康复治疗等服务。
8月29日,青县马厂镇王维屯村“幸福院”所在地航拍。新华网发(沧州广播电视台 刘冲 摄)
走进青县马厂镇王维屯村的“幸福院”,记者看到“幸福院”设有活动室、厨房、餐厅等场所,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一派温馨幸福的场景。
“我来这4年了,一天10块钱,饭菜新鲜不重样,隔三岔五还有节目看。”今年61岁的韩德银老人无儿无女,腿脚又不方便,4年前,王维屯村党支部书记杨宝良找到她,并将她安置在幸福院,如今吃得好、喝得好、心情好,还有志愿者们定期来理发,陪他们聊天,“日子过得非常幸福”。
从2011年至今,王维屯“幸福院”已创办13年。靠着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和爱心企业的支持,12名孤寡老人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
沧州市青县民政局副局长陈海涛说:“我们将以农村互助‘幸福院’‘孝老食堂’为载体,进一步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农村老年人‘在家养老、在村养老’的目标,切实提高我县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食”一“住”,事关老年幸福。近年来,为推动“双争”活动走深走实,青县以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通过广泛宣传“孝老食堂”的做法、成效,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互助养老的积极性。同时依托“孝老食堂”“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浴、助娱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惠及老年人超万名,一幅“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正在沧州大地徐徐铺展。(采访报道组:董肖飞 田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