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吉林篇 | 王淑清:让文明之花在社区绽放-中国文明网

文明中国·吉林篇 | 王淑清:让文明之花在社区绽放

发表时间:2024-11-2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因为有了‘王妈妈’,现在的丹英社区和以前比可不一样了。老人们在社区活动室里唱歌跳舞、玩掷柶戏;居民们在长椅上三五成群唠家常;孩子们在‘口袋公园’里追逐玩耍……”居民李女士细数着这些年社区的变化。

  社区居民口中的“王妈妈”就是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淑清,一名深耕社区二十余载的“老街道”。王淑清担任社区书记后,以“党建+文明创建”为路径,带领社区各族居民携手奋进,将一个边疆民族地区曾经落后的社区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样板社区。王淑清也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荣登“中国好人榜”。

  欠条可以打,惠民不能停

  北山街道丹英社区于2001年成立。成立初期,社区几乎是“一盘散沙”,“脏乱差”成了老大难问题。王淑清来到社区工作后,决定先从修缮道路抓起,虽然争取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却仍有一部分资金需要居民共筹。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她以个人名义给施工队打下欠条,此后又因社区改造、生活环境提质,接连打了60多张欠条。

王淑清在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吉林省文明办 供图

  “磨破嘴、跑断腿”,打下一张张欠条,换来的是丹英社区道路改造、清理垃圾、拆除违建等项目的相继实施……社区一件件“疑难杂症”逐一得到解决,那些被曾经被忽视的小巷和角落焕然一新。也正是她躬身实干的这份责任和担当深受居民的喜爱,大家也都亲切地称其为“王妈妈”。

  如今,在“王妈妈”的带领下,丹英社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家庭”日益壮大,朝鲜族、回族、满族、藏族、瑶族、锡伯族、景颇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居民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助老爱幼,多彩活动绘就民族一家亲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丹英社区有不少生活困难居民,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王淑清着手建立“蒲公英之家”,组织爱心志愿者与辖区26名困难老人和70余名困难儿童结对帮扶,为他们找到“代理亲人”,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

  “我们先后开展了助老工程‘一条街’‘黄丝带’‘居家养老服务’等活动,为各族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日常服务需求。同时,开展‘爱心妈妈’活动,加强与困难儿童父母的沟通交流。”王淑清又将“蒲公英之家”升级打造成“红石榴之家”,为各族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交流的阵地。她的满腔热情和一心想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迫切愿望也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和支持。

  王淑清还打造了由象帽舞队、立鼓队、大众舞队等21支队伍组成的综合性民族艺术团——丹英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让“民族长鼓”舞起来,“邻里活动”融起来,“文化汇演”乐起来。截至目前,促进会共参加文艺演出260场次,成为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典范。

  百姓的事大于天

  邻里纠纷看似不大,但处理不得当就会留下隐患。多年来,王淑清努力做好居民的“代言人”。2018年社区成立了“淑清大姐工作室”,但她经常把“调解室”搬到当事人的家里,拉家常、说事理,促膝交谈、耐心沟通。

王淑清在工作室整理材料。吉林省文明办 供图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王淑清的调解法宝之一,但要用好这个法宝却并不容易,100多本调解笔记生动诠释了话要说在点上、理要拉在谱上、情要用在心上。辖区居民张某因违章建筑影响了周边居民楼的正常采光,王淑清第一时间联系张某说明来意时,却受到了一番谩骂。“我既然决定管这事,就不会怕难。”随后,王淑清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与张某谈心聊天,最终拆除了违章建筑。

  法治是王淑清社区基层调解的另一法宝,她主动为社区引入法律志愿者、挂点律师、法律专家,支持和参与调解工作,建立“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王淑清(右3)在调解纠纷。吉林省文明办 供图

  “百姓的事大于天,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是王淑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社区哪里有需要,她就会在哪里出现。多年来,在王淑清的带领下,丹英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各类荣誉百余项。“今后,我会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好社区百姓,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美丽延吉继续贡献力量。”王淑清说。(采访报道组:王楠 李健)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