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七旬“老娘舅”:用“三十六计”巧解千千结-中国文明网

宁波的七旬“老娘舅”:用“三十六计”巧解千千结

发表时间:2024-11-23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在浙江宁波,有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娘舅”,他的名字在百姓心中几乎成了“调解”的代名词。他,就是潘明杰。以其名字命名的“老潘联调工作室”是宁波首家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2017年,潘明杰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荣誉称号;2022年8月,他荣登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2023年,被评为浙江省道德模范。

  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三十六计”,在宁波这片热土上,巧解千千结,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老娘舅”是怎么诞生的?

  老潘的调解生涯始于1998年,在企业工作的老潘转行从事物业管理,工作中他会细心记下居民各种“投诉”,并及时做出回应,用自己的认真负责赢得业主的心,小区持续十多年未发生一起尖锐矛盾,物业投诉几乎为零。14年的物业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矛盾调解经验。

2024年10月11日,潘明杰接受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采访。钟奕 摄

  2012年初,老潘退休了。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慕名上门邀他去当“老娘舅”,为此他上门做了当事人整整一个晚上的开导工作,最终促使事件双方顺利和解。第一个案子就让老潘“名声大噪”,每天慕名找来的群众越来越多,于是老潘义无反顾当起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别人退休后安享天伦之乐,而老潘的退休生活是发挥余热、服务群众的新起点。

  说起调解矛盾的心得,老潘滔滔不绝:“首先我们对当事人要耐心,不能嫌烦。只有想当事人所想,急他所急,才能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2013年,宁波市首家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老潘联调工作室”成立了。多年来,这位老人始终奔波在基层调解一线,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一直奔波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道路上。

 “老娘舅”是怎样练成的?

  潘明杰常常白天晚上调解各种纠纷,深夜凌晨研究法律和案例,带领团队累计调解案件三千多件,其中重大疑难件一百多件,涉案金额达2.6亿元,成功率100%,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无一反复,创造了“零反复零投诉”的调解神话,而“每击必中”的背后,是他对专业调解的追求和初心如磐的坚持。

潘明杰在调解涉及拆迁的矛盾纠纷时,与街道综治办同志到现场比对图纸。宁波文明办供图

  从事调解工作这些年,老潘曾“舌战群英”,打破僵持十余年之久的地块拆迁纠纷;曾彻夜不眠长达15小时,以“血浓于水”为突破,成功调解高达5600万元的遗产纠纷案;并在国企改制、征地拆迁、轨道交通建设中主动介入、跟踪保障,化解了一批重大不稳定因素。对于老潘来说,再难的悬案他都能抽丝剥茧找到调解“突破口”,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调解真的没有太高深的理论,重要的是用心、用情和一些说话的艺术,修复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和谐关系。”潘明杰说。

  他是一个普通的“老娘舅”,也是百姓心中的“调解大师”。他以“为民解忧办实事”的民生情怀,探索高效便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扛起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

  “老娘舅”是如何传承的?

  丰富的实践经验孕育了一套灵巧的调解艺术。这些年,潘明杰还总结提炼了他的调解理念及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335快乐调解工作法”,创作《老潘三十六计》《小潘25解》等,36个调解案例成为全市1.4万名人民调解师的“工具书”。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广,成为宁波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招牌。

潘明杰在给“小潘”王立成讲授调解纠纷经验。宁波文明办供图(资料图)

  目前,潘明杰已经在东柳街道全域建立11家“老潘”“加盟店”,创办“老潘讲坛”和“老潘热线”,通过远程培训、集中轮训及跟班学习等方式,手把手带出了108名“小潘”调解员,传授实战经验,续写着“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故事。如今,一个个“小潘”活跃在宁波各大矛盾纠纷调处的舞台,以每年200起左右的调节数量,化解各类非警务矛盾纠纷。

  “老潘”是一个人,“老潘”也是一群人。如今,一个个“小潘”也在为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潘明杰,这位宁波“老娘舅”,用智慧和情怀,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宁波,有老潘在,就有温暖在。(采访报道组:邓纯雪 钟奕 谢履冰)

【责任编辑:邓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