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甘肃篇丨青春在奉献中闪耀——访甘肃省道德模范於若飞-中国文明网

文明中国·甘肃篇丨青春在奉献中闪耀——访甘肃省道德模范於若飞

发表时间:2024-11-2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蓝天’,拯救不了世界,阻止不了灾难,但可以温暖人心。”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於若飞如是说。

近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采访了这位年轻的应急救援先锋。他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奉献和担当。

於若飞接受采访。兰州文明网供图

初见於若飞,他气质沉稳而内敛,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与自信,散发着一种让人感到平静安心的力量。在交谈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他走上应急救援之路的初心和历程。

“生命不只有生和死,还有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於若飞回忆道,“在打捞遇难者遗体时候,我看到了许多灾难和不幸,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让我深感痛心。我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一些事情,去为他们带来希望和生机。”

2012年,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正在西安上大学的於若飞请假回到家乡,做起了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发放物资,给参加救援的蓝天救援队当向导……正是这次经历让於若飞与蓝天救援队结缘。工作结束后,於若飞加入陕西蓝天救援队,正式踏上公益救援之路,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

十多年来,於若飞先后参与了九百多次应急救援行动。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其他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冲锋在前。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只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於若飞感慨地说,“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但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的背后,是无数生命的期待。”

工作中的於若飞。兰州文明网供图

在回忆起一次特别难忘的救援行动时,於若飞的目光凝重。那是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时候,在一次救援过程中,一台无人机坠落在六十多米高绝壁上,无人机中存储着下一步救援急需的资料。情况紧急,於若飞仅靠一条安全绳向上,在爬到十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发生余震,他只好靠着绳索往下滑,在滑行的过程中双手被摩擦产生的热量烫伤。

等余震过去,他又接重新开始,爬到将近四十多米的时候再次发生振晃程度更大的余震,四十多米的高度滑下有生命危险,他只能将身体紧紧地贴在峭壁上。“如果我在这掉下去了,或者我被砸死了,就相当于我为救援事业献身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於若飞淡定了许多,他说,那个时候没想其他的,既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没有想到父母,更多的是想着救灾的责任与使命。

幸运的是,余震过过去之后,於若飞顺利地取下了无人机,拿到了指挥救援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这次经历让於若飞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认知,那就是在一些危险或者特殊的场合,勇毅和果敢让生命更有价值。

一路走来,於若飞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令人钦佩的专业素养,还展现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谈及公益救援的意义,於若飞表示,公益本身对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公益救援会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安全更有保障。他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胜于救援,救援的最高境界叫没有救援。”於若飞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应急救援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这样在灾难来临时,每个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这个力量是无穷的。”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展望时,於若飞满怀信心地说:“未来的公益救援肯定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系统。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而努力。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重视公益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於若飞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也成为了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我们有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一起努力”他鼓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专访的最后,於若飞坚定地表示,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采访报道组:张殊凡 郭林玉 )

【责任编辑:张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