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如织的公园、设施完善的广场,整洁宜居的小区……放眼望去,老边区街景如画、居民们邻里和睦互助、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气息与温度。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近年来,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围绕建设“大美老边”,积极构筑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不断创新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有效引领文明风尚、增强群众幸福感,不断以精神的力量滋润文明沃土。
老边区水系联通生态绿廊秋日风光。
突出为民导向,和谐宜居共建共享
告别“龙须沟”,新城鱼翔浅底;引来“清如许”,六河碧波荡漾……构建营东新城水系联通生态绿廊,让水留下来、流起来、净起来、活起来、美起来,老边区从小微水体“毛细血管”入手,打通管水治水“神经末梢”。通过中水回用,把污水处理、漕渠雨水、景观用水有机结合起来,总长15公里,6条河流的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让中心城区的河流实现了“清水复流”,受益面积达16.5平方公里,惠及12万人。从“谈水色变”到“人水和谐”,老边区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局,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体系,以一张蓝图绘到底,做足做活城市水系发展文章,让城乡水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现在不仅楼道干净了,小区内绿化也更漂亮了,走在路上还经常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维护环境,看着小区越来越好,我也特别高兴。”家住孙家村展望小区9号楼的居民李阿姨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发出由衷的赞许。
老边区对全区老旧小区进行统一升级改造。
文明创建就是为群众谋福祉。自2000年以来,老边区投入27522万元,建成北营线互通式立交桥,从根本上解决了老边出入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投资1833万元,对营口东站广场进行改造,增设了口袋公园、儿童娱乐设施及公共卫生间,广场形象焕然一新。提升改造老旧小区楼房205栋、背街小巷54条,新建口袋公园7个、公共卫生间10座,施划停车位30000余个。拆除违建3932处,拆除面积123886平方米。设立环卫网格179个,开展常态化卫生保洁,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如今老边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了,生活环境变美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也提高了。
突出服务导向,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在老边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一场迎中秋的文艺表演正在进行,优美的歌曲舞蹈、振奋人心的武术表演和韵味十足的旗袍秀引得群众驻足观看。
老边区利用文明实践“移动大篷车”这一灵活的载体,携带丰富的宣传内容深入基层,带动老边区的各基层单位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包括政策解读、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等。每一场活动都围绕群众需求,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截至目前,老边区现已开展了文明实践“移动大篷车”下基层活动42场,带动各类志愿服务队伍85支。
文明实践体现在群众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阿姨血压正常,平时有吃降压药吗?”“叔叔血压有点高,降压药要按时吃,过段时间可以来卫生院再查一下”,在老边区龙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健康义诊服务现场,志愿者们关切的问候声温暖亲切。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志愿服务就跟到哪里。在深入开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老边区建立了由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志愿服务组成的“文明实践网格”,打造“8+N+X”志愿服务队伍网络,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一支支来自本土、扎根群众的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50支,凝聚了志愿者5000余人。
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文明培育入脑入心
对于老边区的居民来说,家门口有了绿植的装点、道路边、公园里、广场上增添了新颖的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是一件高兴的事。
在老边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诚信等方面进行公益广告展示,无论是大街小巷、公园绿地,还是繁华商圈、车站、广场,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越来越多,做到了公益宣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这些公益广告色彩鲜明,内容积极向上,通俗易懂,以文化直觉的方式促进了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
老边区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
文明培育从娃娃抓起,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中形成的,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牢记殷殷嘱托 强国复兴有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几年来,齐栩凡等 39名同学被评为区级“新时代好少年”何彦晓等10名同学被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
德不孤,必有邻,近年来,老边区坚持“外在塑形”“内在铸魂”,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着重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引导推动全社区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让城市充满首先滋润、向善力量和文明之风。
他们中,有身残志坚,以修鞋为生,常年支助困难学生和残疾人的“中国好人”孟凡振;有“三九”天下水救落水儿童的“辽宁好人”张伟;有常年为小区群众义务维修水、电、供暖等“小事”的道德模范孙荣福……一批批时代典型人物涌现,推动全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人们见贤思齐的氛围日益深厚。
文明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富生命力的,是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感受默默浸润的温暖,并自觉奉献其中。老边区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中积极动员引导每个人、每户家庭、每家单位从自身做起,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及文明校园向纵深发展,把共建共享上升为全民共识,让城市因文明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