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广西篇丨钦州灵山:深化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荔乡
近年来,钦州市灵山县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制度建设、典型示范、探索创新等措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
灵山县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绘美荔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国志愿服务大赛总决赛并获铜奖,新圩镇萍塘村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移风易俗试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2023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项目20个。
发挥特色优势 推进移风易俗
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以古宅、古树、古楹联“三古”闻名于世,现存300余副古楹联,楹联内容以修身、持家、创业、报国为特点,楹联文化体现着劳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深刻内涵。
11月13日,“荔知音”文明实践活动在大芦村古宅举行。灵山县老年大学名誉校长华文仿以“文明暖心 荔知音荔乡行”为主题,运用荔乡白话、灵山话为村民们讲述大芦村悠久的楹联文化,解释楹联内涵,让群众深刻感悟到其意义,加深对楹联文化的理解,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好乡风。
近年来,灵山县通过组织楹联文化宣讲活动、组织学生“研学教育”活动、组织书法爱好者、志愿者书写楹联赠送活动,让群众深切感受楹联文化独特魅力,同时更让楹联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逐渐摒弃铺张浪费、邻里纠纷等不良风气,形成文明和谐的新风气。如今,翻写楹联、对对联,学家规、扬家风,成为大芦村近千户群众日常生活的常态。村民从楹联中深刻领会家风家训,将内涵铭记在心,自悟自省自修,形成人人自觉遵守的乡约。目前,楹联文化已成为推动灵山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有力助推器。
聚焦典型示范 塑造文明新风
旧州镇重教奖学传统历史悠久,民间奖学活动可追溯至1987年。在旧州镇赖氏奖学楼,这里配备有档案室、财务室、活动室、会议厅、展示厅等各个功能场所,不仅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章程,更有详细的学子档案库存以及财务记录。这座奖学楼,记录着旧州镇赖氏奖学的历程,也是孕育下一辈优秀学子的大讲堂。
旧州赖家奖学委员会副会长赖高英介绍,赖家奖学委员会截至目前已坚持了16年,每年为考上前30的大学和国外知名大学的赖家学子授匾、颁发奖金,累计颁发奖学金60.8万元,获奖学子共421人。此外,奖学楼每年寒暑假都为学子开展免费的暑期培训班,累计吸引140多名学生参与。
旧州镇参照“赖家奖学”模式,打造“重教奖学”乡风文明品牌项目,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假期为学生提供文明新风宣讲、非遗文化传承和公益课堂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全镇形成兴文重教、崇学向善的文明之风。该镇的“重教奖学”活动也为当地红白事的简化办理树立了新风尚,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统筹各氏族表彰优秀学子的活动,统一举办升学宴,既庆祝了学子金榜题名的喜事,群众也不用多次参加升学宴,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旧州镇,喜事简办成为共识。
新圩镇萍塘村把移风易俗作为本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为引领,运用村规民约、积分制、红白理事会等方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宣”出好乡风,从“软件+硬件”全方位提升村内宣传文化氛围,让文明之花开遍红色村落;“评”出好典型,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身边榜样等活动的评选,并以“村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开展表彰和奖励,实现以激励表彰一户来带动一片,让文明之风吹进每家每户;“唱”出新气象,将移风易俗以小品节目、有奖问答等形式融入村中文艺活动,让文明之声响彻田间地头;打造好队伍,成立了“文明新风志愿服务队”,通过发放倡议书、举办宣讲活动、入户劝导等形式积极协助红白理事会操办村中的红白事,让文明之举融入百姓日常。
资料图:灵山县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好人馆。新华网发(灵山县文明办 供图)
灵山县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好人馆,通过图文、影音、实物、留言交流等形式,生动展现灵山县历年来涌现的“道德模范”“荔乡好人”“最美人物”“先进典型”等97人的先进事迹,实时更新内容,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在各镇(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利用宣传栏、景观小品、墙绘等形式,对移风易俗工作、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文化阵地展示有移风易俗宣传栏、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事迹、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等内容,使移风易俗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灵山县常态化开展身边榜样、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选树宣传活动,累计评出县级身边榜样113人、星级文明户4713户,最美荔乡人45人、文明家庭76户、荔乡好少年180名、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22人,乡村振兴最美志愿者43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让移风易俗新思想深入群众心中,弘扬文明新风尚。
深化文明实践 提升幸福指数
三海街道双鹤社区在灵山县范围率先创建了“您码上说,我马上办”网络便民平台,居民群众可以在平台点单志愿服务活动。双鹤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既细致又周到,仅需通过扫码便能轻松“点单”所需服务。2024年以来,双鹤社区共组织1150人次志愿者精心开展义诊、普法宣传、卫生清洁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0余场次,有效增强社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双鹤社区志愿者张茂英说:“我从单位退休后就加入了双鹤社区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已有6年时间,只要社区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我的工作时间会存在‘时间银行’,将来等自己无法提供服务时,我就会通过‘时间超市’兑现服务,让志愿者为自己服务,何乐而不为。”
原来,“时间超市”是灵山县首个参照银行的储蓄和管理制度设立积分管理超市,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原则,鼓励社区志愿者为辖区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残疾人提供邻里关照、外出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一小时记积分2分,积分不仅可以用于兑换生活物品,还可以在高龄时候换取志愿服务,目前社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000多小时,实行积分兑换52次,服务社区群众2万余人次,这样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和内生动力,社区居民们都踊跃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资料图:双鹤社区志愿者邓秀忠向社区居民宣讲移风易俗新思想。新华网发(灵山县文明办 供图)
旧州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平台,以“运河向海 文明先行”为主题,积极开展文明劝导、移风易俗、文艺演出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运河沿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身边榜样”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有效助力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持续探索创新 推动长效发展
灵山县建设“荔乡文明超市”“巾帼靓家”家庭银行、德育积分超市411个,群众通过获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榜样或参与移风易俗、关爱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获取积分,兑换积分,激励广大群众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2020年在全市率先建立并不断修订完善《灵山县志愿者星级评定优待管理办法》,每年对获评星级志愿者可凭证书享受免费体检、免费看电影、旅游、购书等多项优待礼遇,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和美誉度。
灵山县在组织实施“爱心妈妈”“荔园讲堂”“义剪”等150多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打造旧州镇重教奖学、“绘美荔乡”、“荔知音”等一批具有灵山特色的移风易俗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载体,结合中国荔枝之乡的特色,以荔枝形象推出“魅荔灵山 乡风文明”主题微信系列表情包,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乡风文明理念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把文明礼让、文明新风的规范用新媒体方式植入群众活动的指尖日常,以群众常用、能用的方式把文明乡风传播得更远更有成效。(“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芮静 张倩 钦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