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文明网推出“两会话文明”专题报道,报道代表委员有关履职建言,陆续推送“文明主张”系列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如何让广大青少年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优良,一起听听代表们的心声。
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干预机制
麻小娟
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省常德市蔡家岗中学副校长
今年两会,我提出关于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干预机制的建议,鼓励退休的心理专家、心理教师和心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参与到乡村学校的远程辅导。建立全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库。从一名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教育之路,美育先行,音乐课既要让孩子掌握音乐技能,更深层次的目标是拥有欣赏美、感知美、追求美的能力,更好地了解每一部音乐作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核心要义。同时,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给他们带来希望和鼓励。
体育教育塑造学生意志品质
樊董伟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排球队总教练
今年两会,我提交了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教育强国的关键一环。体育教育,能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塑造学生刚毅坚强、踔厉奋发的意志品质。我们学校排球队有个队员刚来的时候基本不说话,加入排球队之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去年还被评为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不应该止于组队伍、拿金牌,我更希望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助力他们全面成长。
强化校外实践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张大冬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
校外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以“在路上”的方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要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学习通道,通过实境研学、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新安小学把传承新安旅行团光荣传统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孩子们担任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小讲解员,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塑造。
优化学习生态 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刘希娅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民族未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学习生态,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建议。持续督导国家课程落地情况,确保中小学生上齐上足国家课程,确保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不超前超纲教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抽检各学校落实情况;在社区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医院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针对性服务。
(记者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