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2日电(记者段菁菁、袁野)12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
本次分论坛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来自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奥地利、尼日利亚、德国等33个国家的43位青年汉学家与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积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丝路”对民心相通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在论坛上表示,“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是中华文明同“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事,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
波兰华沙大学汉学系助教孔孝文是参加“2023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学者之一,他表示,有机会看到良渚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他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相信,如果能够了解中国的过去,我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当下和未来”。
论坛上,青年汉学家还就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世界意义进行了探讨。
“最让我感兴趣的一点,就是现代化的中国将现代性和传统性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希腊青年汉学家、社会学学者马修尼特斯·迪米特斯进一步补充说,中国和希腊同为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通过古丝绸之路互通往来。“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文化、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文明相关的交流和沟通。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加利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讨方式和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在对文化和文明的倡导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汉学家来说,我们不仅需要主观去学习和了解更多,更希望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对中国及其文化有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