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秋雨濛濛,丹江口水库云雾缭绕。主人解开电动渡轮,邀我们乘船考察。烟雨迷茫,远处的小岛,近处的沙渚,平稳地静卧水中,远近不同,活生生一幅宋式水墨山水画,平淡简远,意趣横生。
丹江口水库大坝全景。十堰市文明办供图
丹江口水库,现如今因南水北调工程而名垂青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就在库区的河南南阳境内,而库区则大多在湖北十堰。站在丹江口水库大坝上远眺,左汉江,右丹江,一目了然。大坝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南水北调工程已投入使用整整10年。10年来,已累计调水680多亿立方米,滋润了千里之外的京津冀,滋润了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
为了这一生命工程,库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搬迁移民,从此故乡变他乡,他乡成故乡。关停涉污染企业,停止水库养殖,叫停有环境污染风险的项目……就连均州古城也沉没在万顷波涛之下。
为了这一生命工程,库区人民恪尽职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库区水资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来,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携手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让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Ⅰ类标准。
库区的环保志愿者一起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从事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等情况。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13日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感到很欣慰。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志愿者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现场。高晟寒 摄
11月12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就选在十堰的丹江口水库边举行,这是对库区志愿者的致敬,更是对库区人民为守护一泓清水“做好事、当好人”致敬。
丹江口,是丹江的出入口,也是北方人民的幸福口。遥想当年,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要是有办法,从南方借点水用用也是可以的。”由此揭开了丹江口水库建设的序幕,也揭开了南水北调跨世纪工程的红盖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从此一泓清新活水,欢快地一路北上,去滋润千里江山。
也是从十年前开始,丹江口库区周边的人民,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十堰人民,集体有了一个最新的名字:守井人。守井人的主要职责就变成了“当好守井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既是职责,也是使命,更是所有努力的目标与方向。这当然也是我们国家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共襄大业、同臻福境的特色所在,彰显了国家治理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
十堰因水而名、向水而生,他们在全力守护一泓清水的同时,坚持逐绿向新,聚焦水生态恢复、水环境治理,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坚定不移地保水护水、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当地人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食用菌、猕猴桃、柑橘等生态适应型种养植加工业,靠山护山吃山,靠水护水吃水,做好水文章,将优质的水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中高端的弱碱水、高端的福寿康宁瓶装水,应运而生。好水出好豆腐,更出好油豆皮。当地手工油豆皮,清香润泽,主打养生,成为了舌尖上的滋补佳品。
水库是十堰新生的基础,十堰则是水库新生的坚强后盾。这里是恐龙的故乡,也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还是道教的重要道场。
亿万年前的郧县青龙山恐龙,不知遭遇何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突然集体灭绝,留下的遗址却是世界罕见的“龙蛋并存”,这为科学研究留存了宝贵的资料。
在十堰博物馆“远古人类家园”展区,一件件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揭示了这里曾是古猿生存的重要区域。尤其是距今100万年前郧县古人类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人类百万年生存考古的空白,证实了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的生存轨迹。这对于中华文明探源与演变追索具有重大意义。
道教圣地武当山绝岩而建,森严庄重。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活跃国人精神生活,完善儒道释传承体系,乃至丰富中国哲学、拓展人文空间、增添人类思想宝库等方面,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自唐以来,历代皇帝封号武当,使其名声显赫。宏伟玄妙的武当山古代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理由是:“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十堰的重要贡献中,发展汽车业功不可没。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二汽,落户十堰。1970年,这里的工人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内,用手工打造出我国第一代军用越野车。这款军绿色汽车以马力大、速度快、耗油低、轻便灵活、视野开阔而闻名。如今,二汽(东风公司)的系列现代汽车产品远销海内外,总部也从十堰搬到了武汉。秉承“开放、创新、包容、奉献”的精神追求,十堰与东风共谋发展,城市与汽车共享繁荣。
进入新时代,十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南水北调造就了水都风华,新的机场、高铁车站,拓展了十堰的生存时空,也拓展了丹江口的发展环境。十堰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突破性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人制定了鼓舞人心的发展规划,立志拥有更加生态的山水环境,更富魅力的人文空间,更加开放的新经济载体,更富品质的宜居生活,更具独特地域个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家园。
十堰的奋斗目标浓缩为八个字:“山水车城,宜居十堰”。
祝福十堰,祝福丹江口!祝愿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滋润天地人,提振精气神!(陆彩荣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