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出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第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9年来,在推进全民阅读的道路上,无数知识分子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之鼓与呼。
徐庆群作为一位有着23年从业经历的媒体人、出版人,在推进全民阅读11年的生动实践中有着独特的经历和故事。
记者:作为资深媒体人、出版人,您身体力行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已经很多年了,最初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这项工作的?
徐庆群:早在2011年,我时任人民出版社团委书记。围绕单位主责主业,针对青年工作特点,在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原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党委的支持下,人民出版社团委发起了“书香行动——向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推荐好书”活动。时任总署副署长的孙寿山同志担任“书香行动”顾问,并题辞:书行天下、香满世界。时任原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张璐与孙寿山一同出席了“书香行动”启动仪式。迅速,“书香行动”在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青年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活动不仅定期向原中直和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推荐好书,还向机关并通过机关向基层一线捐赠新旧图书,几年间捐赠图书几千万码洋。对人民出版社来说,这不仅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拓宽了选题渠道、丰富了选题资源,充分履行了其作为国家级公益出版机构的社会责任。
2021年夏天,“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当我驻足在“书香机关”的展位前,仰望从地面到房顶的一排排书架和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图书时,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想到女儿曾送给我的一幅字“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记者:您先后发起公大读书会、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全国读书会联盟,到后来的三人行读书会、小的爱读书会,能谈谈这些读书会一路走来的历程吗?
徐庆群:为了进一步深化“书香行动”,2014年8月,在原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下,人民出版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先进青年的自组织:公大读书会。“公大”二字取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此勉励所有人依托于读书、着眼于问题,好读书、读好书、活读书,用“阅读点亮中国梦”。
公大读书会还有一位发起人是时任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办公室主任宋文广先生。一次,参加活动一起吃盒饭时,我们商量,“书香行动”推荐书,但是不知道青年干部读没读、读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或困惑,应该举办读书交流活动,邀请书的作者、编者、读者面对面交流。同年的8月15日,《再见甲午》读书会在人民出版社举行。由于我时任人民出版社团委书记,因此公大读书会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最初我们推荐的书都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后来我们也推荐其他出版社的书。我想,这是读书人、出版人应该具有的一种胸怀和格局。
读书会不断深化拓展,时任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的黄书元同志拿出国家给他个人的一笔资金,创办了“读书会”网络社交平台,搭建了读者、作者、编者进行交流、交际、交易的OTO模式,同时人民出版社成立了数字阅读部(读书会办公室),由我负责。由此,举办读书会、运营互联网平台、筹办全国读书会联盟、成立读书会研究中心等工作相继开展起来,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2017年,我离开原来的工作平台,但是举办读书会已经是我基因里的一部分。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以后,2019年我和朱凯、林方、张贺彦、黄子茜等伙伴共同发起了三人行读书会,共举办了17期。2021年年初,我又创办了小的爱读书会,至今已经举办6期,由于疫情线下读书会中断了近一年。
从2011年开始,我踏上了推广全民阅读的道路。11年来,读书会有好几个名字,但读书会的宗旨——“助力全民阅读、倡导全民读书”“读好书、做好事”的初心没有变,信仰和坚守没有变。而我的变化很大,就是内心越来越丰盈和柔软、灵魂越来越坚韧和挺拔。
记者:近年来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推动外国专家书屋建设工作,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徐庆群:2017年我调到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工作。我常常思考,如何将全民阅读与我的工作相结合。慢慢的,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外国专家都是通过文字认识、了解中国的。比如,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首位外籍院长、来自意大利的布鲁诺·布里斯杰拉教授说,他从在意大利上小学的儿子的课本中,惊讶地读到专门介绍中国历史的部分,而过去是没有的。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来自美国的孟睿,在加入康奈尔大学之前,曾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10年,在他发表的50余篇哈佛案例研究中,有15个课题涉及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
还比如,已故秘鲁作家、记者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阿尔塞,1931年出生在秘鲁北部海滨城市特鲁希略的一个贫困家庭,为了赚取生活费,费尔南德斯小时候以卖报纸为生,报纸成为他了解中国的红军长征、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各个朝代历史等的唯一渠道,逐渐建立了他对中国的认识和对中国的热爱。从20世纪60年代起,费尔南德斯为了向拉美民众展示真实的中国,曾多次来中国采访报道。他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期间,为中国新闻行业的国际化培养了众多中文、西班牙语翻译和新闻工作者。他的女儿卢尔德·费尔南德斯·埃斯基韦尔目前在中国国际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担任电视主播,外孙何塞·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从10岁起在北京长期居住,在北京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现在北京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这些外国专家与中国之间发生的鲜活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对中国的真情实感打动了我。于是以书为媒、更紧密地链接外国专家、国际友人与中国的联系,成为了我的一个心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8年下半年,经与中宣部对外推广局联系,张正岩处长成为了我推广全民阅读的新“合作伙伴”。
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各机构比如书店、图书馆、科技园区、大中专院校、医院等地建设了60多家外国专家书屋,并在书屋里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分享活动、讲座沙龙。小屋不小,书屋也是文化小屋。外国专家不仅可以在书屋阅读外文版书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及治国方略,还成为他们之间沟通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有了更多依靠和归宿。
2021年11月10日,威望迪环球集团亚太区总裁Pascal Dasseux一行在上海参加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来到杭州参观访问。当他走进位于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里的外国专家书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语版)引起了他的关注,他直接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法语版。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所思所想和对于全球重点问题的理解,是非常值得也是必须学习的,要真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应该从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始。在帕斯卡离开杭州前,杭州市科学技术局特意准备了一套法语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送给他。
记者:以书为媒,加强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您觉得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徐庆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外国专家书屋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成就的有效方式,是传播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直接渠道,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以图书为载体、从第三方视角,让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和外国专家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易于被西方人接受。
因此,我有几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外宣图书的质量,把关于中国真正优秀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的图书翻译成外文。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外宣图书的翻译水平,翻译不是不同语种之间的简单转换。随着翻译软件的普及,很多人以为外语就不需要学习了,甚至社会上还出现建议压缩学校外语教学的声音。这些都与当前中央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重视对汉学家的引进和支持。
四是要加强中外专家学者的交流,让更多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参与到我们举办的各种阅读活动中。我创办的小的爱读书会,已经邀请过几位外国专家作为主讲嘉宾,讲他们国家的图书、电影等,受到中外读者的欢迎。
五是对待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我们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华外国专家是送上门来的外宣资源”,我们要给予在华工作、对中国充满感情的那些外国专家更多与中国读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获得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让大家在阅读中,打开中国、打开世界。(徐庆群:编审、作家,现任《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总编辑,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