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迎客松,也许是中国“曝光率”最高的松树。它伸向一侧的枝杈,像极了一位热情的主人张开臂膀欢迎宾客,故而获名“迎客松”。今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簇“迎客松”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方绽放,成为中国热情拥抱世界的象征。
迎客松一直被人们精心守护。如今,这棵刚刚完成第五次全面“体检”的古老松树,续写着与山、与人、与这个国家的美丽传奇。
“望、闻、问、切”古树体检
秋日的黄山游人如织,玉屏峰下的迎客松周边搭起了竹制脚手架,一些身着橙色背心的人行走其间。
10月12日,在黄山风景区,工人在搭建用于迎客松“全面体检”的临时工作平台。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他们或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针叶色泽和顶芽的饱满程度;或用游标卡尺精准测量松针和顶芽的长度;或轻轻叩击树皮,对可能藏有病虫害隐患或损伤的部位进行深入检查和清理……
这是针对迎客松的第五次“体检”。
在游客们的围观中,由森林病虫害防治、植物生理、土壤营养、树木栽培养护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以及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对迎客松生长状态和生长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工程师吴贻军说,古树树龄偏大,树体普遍存在冰冻、雪压、雷击、风折、病虫危害等造成的损伤,木腐菌、害虫及雨水会从伤口侵入,导致树体机械强度和稳固度下降,极易引起枝干断裂,甚至倒伏。
按照《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要求,通过“体检”及时发现、消除影响生长的不利因素,对迎客松等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和延年益寿十分必要。
从1998年开始,当地一般每隔6年对迎客松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和综合保护工作。
“新梢生长量正常”,“叶色翠绿、新果饱满”,“未见明显病虫危害症状”,“色泽呈紫红色,这说明顶芽生命力旺盛”……
现场“望、闻、问、切”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迎客松营养生长正常,长势良好。
独立险峰见证国运
没有人知道,一粒种子带着怎样的因缘际会,飞落在黄山奇崛的山石之上。
没有人想到,在接下来的漫漫岁月里,黄山绝美的四季,将这粒种子孕育成一棵见证世事轮转、并拥有独特名字的青松。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党总支书记王国银是研究迎客松历史的专家。在他的电脑里,保存了约五百张迎客松各个时期的照片。
“这是被拍照最多的一棵松树。”王国银说,现存最早的一张迎客松照片,拍摄于1914年。
这是拍摄于1914年的迎客松照片(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供图)
那年5月,一支考察队来到黄山,带队的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他久仰黄山之名,特意请人随行拍摄。山上鲜有游客,一行人走了几天,饱览奇美风光,拍了不少当时人们难得一见的景致,迎客松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看似宁静的画面之外,是动荡的时局。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大好河山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扎根在险峰峭壁间的迎客松一直承载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情怀。王国银介绍,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艺术作品铁画《迎客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铁打的“迎客松”,是力与美的结合,象征着人民的国家万古长青,也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的好客之情。
光阴荏苒,老百姓渐渐富起来,旅游成了时尚。迎客松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注视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拍照留念。它是壮美河山的生动注脚,更是时代日新月异的见证。
树守山,人守树
从20世纪80年代起,迎客松有了专职“保姆”:守松人。胡晓春是第19任守松人,他守护迎客松已有12年。
白天每隔两小时检查一次,晚上若有报警信号,无论多晚、天气多糟,都得马上查看情况。迎客松每一个枝丫、梢头,甚至树皮的细微变化,胡晓春都详细记录下来。从2010年至今,胡晓春足足记了70多本、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
“2012年1月23日,大年初一。今日晴天,风力1到3级,气温-4至-7℃。相对湿度88%。迎客松枝丫、冠顶冠幅上的积雪明显减少,倒一枝的枝丫、梢头有轻微下垂,其他枝丫和主干、支撑架等均无异常。”这是日记本上的普通一页。
“春秋防虫害,夏季防台风和强降雨,冬季防大雪。”胡晓春说,每个季节,对迎客松的守护各有不同。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份平均每年要在山上待300多天、在旁人看来枯燥又艰辛的工作,胡晓春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体会。
“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夜深人静,静到只能听到风吹动草木的声音,孤独也很享受。”胡晓春说,十多年了,对他来说,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更像亲人,“迎客松、黄山和我,就是‘你守着山,我守着你’”。
无论是迎客松见证的大历史还是守松人的小故事,都与青松上的道道年轮一起,书写迎客松的传奇。时光流转,任凭岁月洗练,迎客松傲然挺立,历经磨砺,却始终生生不息。(记者 陈尚营 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