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节选(四十五)|风雪路上
发表时间: 2022-12-27来源: 中国文明网

  为深入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丰富内涵,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作家铁流的纪实文学作品《靠山》。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让我们重温党史感人故事,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接续奋斗力量。

  今天与您继续分享纪实文学作品《靠山》中“风雪路上”的故事。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着大规模的粮食供应,总前委决定联合支前会议12月26日在徐州召开,在12月28日这天,大家就粮食供应等其他支前问题形成了共同意见。

  1948年的12月初,一场大雪覆盖了淮海大地。雪还在下着,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中原、华东野战军很快就集中到了豫皖苏第三专区一带对敌,作战部队连同支前民工足有150多万人,除了急需弹药和棉衣外,每天消耗粮食就达500万斤。前敌委员会命令:“务必确保陈官庄、双堆集、蚌西北三个主战场的一切物资供应。”

  淮海战役胜利在望,作为华野后勤部部长的刘瑞龙尽管心底也泛起了难以抑制的喜悦,可他此时更不敢有丝毫懈怠,谁都没想到战役的进度会如此之快,相比较而言,在对前线供给却有了迟缓。这从刘瑞龙12月24日的日记中得到了印证:

  ……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着大规模的粮食供应。初期因前运不及,应着重就地筹集,但必须紧接着大量的后方运输。靠一个地区供应不了,就必须多方面组织供应才行。供应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最大决心及充分准备。在运面中要克服两种顾虑,一怕运费大,二怕面袋子费用大……

  在这一点上,刘瑞龙是深有体会的,还是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时候,随着华野节节胜利,快速南下,粮食供应告急,刘瑞龙带着一干人马四处调度粮食。在宿县地区,恰巧遇上了江淮区委副书记李世农,刘瑞龙顾不上寒暄,急忙问:“世农同志,布置给你们的粮食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李世农道:“刘部长,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有些老百姓把自己的麦种稻种都拿出来了!”刘瑞龙舒了一口气,又紧锣密鼓召集了一个华中支前临时会议,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和华中支前司令员贺希明等人都来了,陈丕显道:“老刘,我看你这些天腿也跑细了,嗓子也喊得冒烟了,放心吧,我们华中第一阶段保证5000万斤的粮食供应,只多不少!”贺希明亮着嗓门道:“刘部长,我们华中支前司令部绝不放空炮。这里的老百姓支前劲头大着呢!我们一定每天把100万斤的粮食送到前线上去!”刘瑞龙高兴地笑了,说道:“你们都拍着胸脯表态了,我还能不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吗!”

  从刘瑞龙日记中得知,总前委决定联合支前会议12月26日在徐州召开,特地指定刘瑞龙出席。参加会议的有:华东局代表傅秋涛及华支各部长,华中代表曹荻秋、贺希明、李干臣,中原代表杨一辰,中野苗科长。当天是预备会议,刘瑞龙先行做了报告。在12月28日这天,大家就粮食供应等其他支前问题形成了共同意见。

责任编辑:姜 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