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凡:文明城市的张家港秘籍
发表时间:2018-08-16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40年来,张家港的变化很大,您有哪些感受?

  朱立凡:张家港40年的变化一方面是我们看得到的,一方面是我们感受到的。从看得到的角度来讲,张家港是1962年从江阴、常熟各划了一块出来组成的,当时叫沙洲县,其实是长江边上的一块“边角料”,也是整个苏南地区发展最落后、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地方。我们既没有名川秀水的自然资源,也没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禀赋,所以说是在长三角的“边角料”上。通过40年不断奋斗,我们现在是第一个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经济总量位于同类城市前三甲,获得各方面国家级的荣誉200多项,慢慢成为一个明星城市,所以说这40年来,张家港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像您说的这样,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那人民群众肯定也更加幸福了。

  朱立凡:是的。很多人都知道,张家港有个“张家港精神”,我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种精神其实一直根植在张家港人的血液中。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把它总结成这四句话。40年来,在张家港可以感受到这股精神的力量,可以感受到市民这方面强有力的精神。张家港已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了,在九十年代中期,当时还没有创建文明城市的说法,我们自己就提出来要创建文明城市。现在“文明城市”已经成为每个市民给这座城市贴的一个标签,每一个市民跟我们沟通的时候,经常会用“文明城市”作为他的开头语或者结束语。比如他会讲,书记、市长,我们是个文明城市,但是我们什么什么地方还没有做到位。

  记者:的确像您所说,在张家港精神的指引下,2005年的时候,张家港成为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付出。除此之外,张家港十多年坚持不懈地创建,积累了哪些经验?

  朱立凡:文明创建工作我们坚持了十几年,其实从张家港自身提出创建已是二十几年,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着把文明创建作为贯穿我们全局工作的一根主线,来推动“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的工作状态始终不变。每年过了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一般都会开一个全市大会,大会上我们会对上一年度的文明创建工作典型进行表彰,同时对本年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和谋划。这个会议我们坚持二十多年了。

  记者:为什么在开年的时候召开这个会议?

  朱立凡:因为开年我们想把大家的精气神给更好地激发出来。二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无论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培养市民、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主要抓手,我们始终把张家港精神作为推动这座城市不断提升文明水平的不竭动力。说实话,我们的干部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这么评价:“你这个事情上还有没有一点张家港精神了?”那可能就是最严厉的批评了。

  记者:张家港精神真的是深植到每个百姓的内心了。

  朱立凡:是的。三是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导向始终不变。文明城市创建归根到底要让老百姓得实惠,要让老百姓对这座城市感到更自豪,更骄傲,更有归属感。第一个,我们把群众认可作为创建活动的一个落脚点。我们有很多的公共交互平台,譬如我们的城市e管家,我们的网上村委会,还有很多社区的网上平台,这些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市民来评判各种各样的创建成果,评判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譬如我们有文明指数,有些地方就看老百姓借了东西的归还程度,它就是代表了老百姓对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种认同感,他是不是在参与,是不是在支持,是不是在里面得到他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第二个就是老百姓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是否共创共建,这也是一种工作导向。刚才讲到,我们的城市e管家这个例子,原来以城市管理我们城市的秩序,现在提出来,让老百姓来管理这座城市的秩序。

  四是常态长效、常抓常新的工作机制始终不变。文明城市的创建我们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了,每一年有每一年的要求,每一个时代市民有自己的需求,这推动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是常抓常新,常抓不懈的。这方面工作关键是有几个机制上的保障:一个是同建共创机制,张家港文明城市的创建,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我们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单位、每一位市民积极地参与其中;第二个是群众参与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的关键是政府和社会要打造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更方便、更积极地参与进去,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热情;还有一个就是督查考核机制,我们既有常规性的常态性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也有年度性各项指标的一个评比。我们单独对文明城市创建有一个千分考核,对所有参与考核的部门和地方都有个性化的考核要求,最后总结文明城市创建这方面一年的工作进展。

  记者:每个考核要求都是“个性化”的?

  朱立凡:对,都是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它的职能要求,来量身定制的。

  记者:据我了解,张家港创建文明城市还有一个秘籍:2015年3月的时候,我们个人注册志愿者的人数是2万人,2016年的3月是4万,2017年的4月是6万,到2017年的12月,这个人数达到了8万。目前最新数据显示,这个人数已经达到了9万多,将近10万,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张家港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请问张家港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时,是如何与五大创建相融合的?有哪些具体的实践?

  朱立凡:从人数上来看,我们现在超过了9万人,每10个市民中就有1个是我们志愿者,还有一个是我们的活跃度,我们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更看中的是活跃度。现在志愿者们累计志愿服务的时长已经超过了210万个小时。就在2017年,一下子迈过两个大坎儿,2017年超过了累计150万个小时,后来又超过了累计200万个小时,这就代表着我们整个志愿服务工作处在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下。

  记者:我们在张家港文明网上也经常看到一些美丽的画面,比如在张家港农村,有文化墙、美德墙,有一些乡规民约也上墙了,这无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是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张家港是如何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全域创建的呢?

  朱立凡:张家港城乡一体化推进得比较早,一体化程度也相对比较高。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文明创建一体化,这个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抓硬件。在我们农村文明创建过程中,我们首先把社会公共资源、社会服务能力跟城市一体化,所以在张家港农村,也有24小时图书馆,也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也有很好的教育资源配置。张家港人喜欢听书,在农村,可能半小时内都能到这些书场去听听书,现在有将近几十个书场在我们的农村遍布着,而且各个镇都有比较大规模的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要去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健身活动,都能有很好的阵地和载体。这是硬件的。还有一个是软件上的,我们一直讲,要让我们农民也有城市市民的素质,就是在平时的移风易俗中,在平时的家教家训中,不断地宣传弘扬先进的文化理念,让我们的村民追求更文明的文化享受。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同时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机,成事之道。您平时在调研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吗? 

  朱立凡:最近我们到农村去,去年夏粮征收的时候天气不太好,一直在下雨,老百姓就碰到了卖粮难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卖粮大户的走访,跟村干部的交流当中发现,我们可以以村为单位来布置一定数量的粮食烘干点,帮助老百姓在极端灾害的天气下,不受天气影响,能保证他们相对稳定的收成。于是我们就在全市推广用蒸汽进行粮食的烘干和储运,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老百姓储粮买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增加总体经济的收入。不仅如此,这一举措还改善了我们农村的生态环境。因为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把粮食晒在柏油路上,或者用柴火、用草、秸秆去烘的,对粮食、对环境都有污染,我们现在用蒸汽烘干,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和交流,可以一举多得的解决这些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平时大家在工作中,可以多到一线,多接触实际的生产生活,对工作的提升和改进有很大帮助。

  记者:十八大以来,全党要求我们要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请问我们在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方面,是如何去落实文化自信的?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朱立凡:文化自信跟我们文明校园的创建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文明校园根植于文化自信,一方面文化自信又体现在文明校园的建设中。首先文化自信要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抓起。我们把大量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放置到校园中,每一个小学生在学校里都会有一些必修课,他可以选择看一场我们的评弹,也可以选择听一次我们的说书,包括参与一些传统戏剧的文化活动。我们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对我们的优秀文化产生更多认同感。我们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不断培育他们的兴趣,培植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厚的感情。

  其次,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开放包容。去年我们有一个是文明校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了“圆融”两个字,圆是团圆的圆,融是融合的融。因为那个学校里面可能有20多个省的新张家港人,80%以上的学生都是新张家港人。怎么让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在张家港这么一个城市里更好地融合,让小朋友们相亲相爱,学校做了大量尝试。在他们的相融相处中,包容融合中,文化自信就逐渐建立起来,中国的文化自信。

  还有一个文化自信的重点就是要立德树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我们学校都在开展引领文明行动,就是通过小手拉大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在市民心中扎根,通过孩子带动家长,通过家长推动孩子,加强根植于心的道德建设。

  记者:我想成为一名张家港人一定是非常幸福的。非常感谢书记来接受我们的专访,也预祝张家港的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朱立凡:谢谢主持人,欢迎你们也到张家港来。(记者:党建 摄像:刘鲲鹏 林和 赵洋 编导/剪辑:高晟寒 监制:邓植尹 责任编辑:项丽)

责任编辑:项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