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东:家住南岸 风起文明
发表时间:2018-08-27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您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吗?

  郑向东:应该算重庆人吧。

  记者:那您在重庆工作、生活了多少年了?

  郑向东:我在重庆已经生活了47年。

  记者:那您应该很了解重庆,更了解南岸。

  郑向东:对。

  记者:我最近一直也在关注有关重庆的故事,很多网上的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都说,南岸最重庆,那重庆主城有九区,为什么偏偏说南岸最重庆呢?

  郑向东: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行千里致广大。用一句话来概括重庆的地貌特征和山水格局,那就是八个字“两江交汇,山水一体”。地处长江之滨、南山脚下的南岸,最具有这八个字的典型特点。所以我们自豪地说,南岸最重庆,也欢迎各位网友从南岸启程,行千里,致广大。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对于南岸来讲,可以说也是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特别是在咱们南岸走上创城之路的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它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吧?

  郑向东:对。

  记者:您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南岸发生的最大变化,或者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郑向东:2003年我们启动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经过12年的努力,在中央文明办和重庆市文明办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之下,我们2015年正式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的称号。2017年,我们继续保持了这个称号,所以我们也非常高兴。这十多年的时间,概括为两句话: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建造了一座现代而生态的美丽城市。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缔造一座有序而温暖的美好城市。

  记者: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郑向东:对,一座看得见的城市,一座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的城市我们可以用摄影机、照相机去记录下来,这是我们的安生之本。看不见的城市要用我们的心去体验、去感受、去感知,这是我们的立命之根。所以看得见的美丽城市是不是能够继续美丽,取决于我们这座美好的城市是否继续美好,这两座城市或者两个家园实际上是正反一体,别无二致的。

  记者:它的变化体现两种美,一个是美丽,一个是美好。

  郑向东:我刚才说了,更重要的是那座看不见的城市,看不见的城市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或者叫精神特质。这里面体现了人的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如何,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善、提升。所以我认为看不见的城市更为重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市民的文明素养大幅度提升,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关注,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组织在这里健康发育,社会矛盾得到化解。比如说文明素养的提升,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闯红灯的问题,在创建过程当中一直在跟我们不断地博弈,这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的时候,因为横穿公路、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一共死亡22人。通过我们的创建,逐年减少,到去年,已经零死亡。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拯救生命的工程,文明素养的提升,它换来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再有一个,我们的弱势群体,比如残障人士,我们建了一所非常漂亮的特殊教育学校。这个学校组建了一个盲人的管弦乐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的指导之下,这个团队表演的水平应该说是很高的,他们到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演出。另外再有就是志愿服务,我们全区有16万志愿者,有270多个团队,还有500多个社会组织。他们的志愿服务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文明创建的一道风景线。最近又把“志愿者+APP”移到网上,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管理、服务、连接,也被《数字中国》评为了一个典型案例。再有就是图书馆,我们的公共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区的图书馆是比较有特点的。

  记者:体现在哪儿?

  郑向东:第一是很广泛,我们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叫南岸区图书馆,但这个图书馆又有十个社会分馆,就是在书店、在民宿、在体育锻炼场所,都有我们的图书分馆,在一些老街里面都有,风景区里都有。第二是社区的图书室,有90个,加在一起就是100个。再有一个,我们还建设了南书房的互联网+图书馆100个,还有24小时借阅的无人管理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几个书店里面开设了南岸区的图书馆,把图书的公共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你到景点书店里面阅读,你发现好书,你可以直接拿走,到时候只要在我们的分馆里面进行登记,成为南岸图书馆的借阅图书,可以在就近的社区里还,这样就解决了图书购买有针对性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大的图书馆交通拥堵去读书的问题。很便民的一个服务,所以书香南岸现在已经蔚然成风了。

  记者:在深化文明城区建设的过程当中,咱们南岸的创建主题是什么?

  郑向东:我们的创建主题就八个字:文明南岸,共同缔造。

  记者:怎么理解呢?

  郑向东:就是三个层面,第一共同是核心,群众是主体,参与是关键。共同就要体现社会的共识、社会的共治,还有成果的共享。我们把它梳理了一下,五个共同,共同梦想,这是价值层面的;共同环境,这是空间层面的;共同治理,这是社会层面的;共同利益,这是利益层面的;共同生长,这是一个全过程的。这五个“共同”诠释核心理念。再有就是群众,群众是主体,我觉得创建文明城区最重要的就是要组织发动群众,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作为城市主人的意识被唤醒了,创建文明城区就成功一大半了。还有一个关键是参与,我们怎么样让群众参与到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些做法,或者说有些体会,我们概括起来,形象地来说就是“三好”:好说,好做,好处。

  记者:怎么理解这“三好”?

  郑向东:好说,就是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是价值的共同体;好做就是要全民动手,全民参与,是一个行为的共同体;好处,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样的话,能够用群众的方法,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最广泛地来开展文明创建,这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这“三好”还是很实诚。

  郑向东:很有用处,很有用。比如好说,我们经常在想,有这样一种情况,有时候很困惑的事情,在社区里投入得越多,老百姓并没有感到越满意,管得越细,老百姓并没有感到更幸福。社会发展了,或者是环境改善了,这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并没有同比例提升。这个里面存在一个问题,群众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参与进来。怎么说群众才愿意听呢?怎么听群众才愿意说呢?怎么做群众才愿意一起干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觉得要用平实的语言,用群众的语言,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在群众熟悉生活场景当中去说,去讲,他就容易接受。怎么听就是要尊重群众,尊重社会组织和创建的规律,要尊重生态,尊重历史。放低心态,我们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政府,这样他就感觉愿意说了。怎么做,我个人感觉由小的事情做起,容易办到的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不间断地改善,是满意度提升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好做就是要简单,明确,便于操作,不能搞繁琐哲学。这方面我们在创建过程当中特别有体会。比如说我们过马路,就举了一个牌子:“马上留步”,其实就很简单,大家知道了,举一个牌,红灯出现的时候“马上留步”,大家就停住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易行。还有一个有好处,我们经常在说创建是创造梦想,创造生活,其实也在创造财富。一座城市所有的人都认为它很温暖,有希望的时候,这座城市它要增值,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座城市不再温暖,是冷冰冰的、水泥森林的时候,这座城市它一定会衰败。一座欣欣向荣的、精神向上的城市,是一个美好的家园,从另一个程度,也是为在这居住的人们创造了财富,除了精神财富,还有物质财富。如何在新时代创建文明城区当中走好群众路线?我们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或者一些感受,我在这里也跟大家做个沟通。用三句话来说就是,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活动在集体中,组织扎根在社会中。这是我的概括。它也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用共同梦想来凝聚人心。就是我们用美好的记忆来唤醒我们对城市的感情;共谋现实的利益来激发大家创建的激情;用美好的蓝图或愿景来凝聚人心。

  第二,用榜样的力量来营造民风。这就要发现我们身边的好人,让好人成为名人,让名人成为文明的带头人。

  第三,用群众的方法来治理社会。首先要用群众的语言来讲述党和政府的主张,文明创建的意图;二是要用群众习惯的办法,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三是要用群众愿意遵守的规则来约束群众的行为。

  第四,以参与的方式来实现互动。首先群众要参与到决策中。第二,干部要走到社区中,我们每周的星期四,就是区级领导带队,都到社区活动,把我们的组织生活、党员活动和文明创建融为一体。再有一个,我们把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变成了一个干部和市民的互动平台。

  第五,要用紧密的组织来覆盖城乡。首先就是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第二,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因为社会组织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群众当中有影响力,有感召力;第三,要让我们各级组织做到扁平化。所以我们现在的朋友圈,我和区长,包括很多干部的朋友圈,跟市民、跟社区书记都在一个朋友圈里面,大家扁平化的来开展活动,来沟通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所以我说干部一定要生活在群众中,群众要活动在集体中,组织要扎根在社区中。

  记者:刚刚您在讲述的过程当中也谈到了好人这个概念,咱们南岸在树立好人品牌,打造好人文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小故事?有没有给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或者是有没有这样的好品牌给我们介绍介绍。

  郑向东:咱们有一个案例,弹子石街道有一个叫周纪萍的大姐,被评为了“中国好人”。她30年如一日坚持为社区和周边居住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洗衣服,一直没有间断。后来又发展到维护治安,帮助其他同志做一些社会公益,大家都叫她“周幺婶”。

  记者:是咱们重庆当地的方言吗?

  郑向东:方言,就是相当于阿姨,她形成了一个品牌。非常遗憾,她前年患病去世了。但是她的行为感召了很多年轻人,所以现在有“周幺妹”“小幺婶”都已经出来了,而且他们组建了120多人的团队继续周纪萍服务的公益活动。

  记者:她虽然人不在了,这种精神还是遍地开花的,被传承下来。

  郑向东:对,已经感召了很多人,也感动了很多人。

  记者:这是一个人带动一个城。

  郑向东:对。

  记者:城市的发展我们都说不是一方面的,它是多方面的,南岸在坚持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做法上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或者您认为,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成功这样的做法呢?

  郑向东:我想说两句话,抓创建就是抓发展,抓创建就是抓民生。创建215项指标当中,有一部分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还有接近130项是民生相关的指标,就是抓民生。我举两个例子,统筹推进,比如说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区当中,推动了社会治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一种叫“三事分流”的工作方法,这个也被评为了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的典型案例。我们建立了一个责任和义务对等的责任分担机制,通过社区的三级议事来讨论出来大事、小事和私事,大事由政府办,小事由社区商量办,私事是自己的人自己办。这种方法,通过分流,解决了权责不清的问题。我们感觉,权责对等、责权分开分清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很多基础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拆迁,城市拆迁一直都是一个难题。我们有一个“土庙子”,“土庙子”是一个地名,一个小区,这个小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旧小区,水电气的配套各方面都不到位,同时又在一个大学的边上。我们进场拆迁,进行棚户区改造,五年时间进去四次都退场了,因为居民反对。我们采取“三事分流”的方法,选出他们认为能够代表他们说话的总管、楼长,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讨论,搬还是不搬,把主人翁的意识唤醒,最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95%的人签约搬迁。这里面有一个好处就是,我觉得实现了由群众来做群众工作,由组织起来的群众做没有组织起来的群众工作,这样效率更高,大家也便于接受,也减少了社会矛盾。另外我刚才谈到的南岸区具有重庆的典型特点,就是山、水、城三位一体,我们就推行了“五长制”

  记者:哪五长?

  郑向东:因为我们有山,有水,首先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推行了“河长制”,长江岸线有50公里,还有几条长江的支流,比如苦楚溪、渔溪河,都明确了相应的河长,责任到位。第二长就是“山长”,我们有南山、明月山,这是重庆组成最好的山体,生态植被也很好,所以用山长,市级山长全面对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全部落地。再有一个就是我们有“街长”,街长就是对城市里的公共空间,大街小巷、广场公园,这些都是街长,这是公共空间。我们还有“院长”,院长就是校区里面的社会空间,农村里面的院落空间。还有一长就是“楼长”,楼长就是大家居住的生活空间或者一个私人空间。这“五长”落实到具体的人,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落实到具体的责任。

  记者:空间全覆盖。

  郑向东:空间全覆盖,责任不留空当,不留死角。

  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除了吃饱、穿暖之外,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生活的感受。进入新时代,为了能够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咱们南岸在继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的道路上,还有怎样的愿景呢?

  郑向东:对于南岸来说,有一些它自己的特点。今年的3月10号,总书记来到重庆代表团,给重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重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连接点,同时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求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我认为这些要求就是我们下一步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美好生活也有更多的向往和追求,这给我们也提出了很明确的具体的一些工作要求和任务。下一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我们按照“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建设来做我们城市提升。三生就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城市。我们认为这个下一步会成为我们的主要抓手。第二,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来推动社会建设。要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和文明建设、文明创建融为一体。但是重要的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来推进。第三,按照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要求我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有五个词十个字,就是我们要实现“望山、理水、留空、融合、宜人”,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对生态进行更严格的保护和修复。概括起来说,在城市的修补和生态修复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做精神的修养。我们生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才能够得到很好满足。我们下一步继续深化文明创建,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文明成为生活的底色,让生活成为文明的风景。

  记者:我们也希望南岸能够成为重庆最美的底色和风景。

  郑向东:谢谢。

  记者:再一次感谢郑书记今天的精彩分享和讲述。

  郑向东:谢谢记者,谢谢中国文明网的各位网友。

责任编辑:王 楠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