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刚:“站”在天路源
发表时间:2018-10-18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林书记,您好!

  林志刚:记者好,各位网友好。

  记者:欢迎做客文明会客厅。

  林志刚:感谢中国文明网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

  记者:我看您今天是特意穿了铁路的制服来做客。

  林志刚:对,这是我们最新的路服。

  记者:看来您对您铁路人的职业身份是非常的热爱和敬畏的。

  记者:说到青藏铁路,它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因此格外引人关注。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可以说结束了长久以来“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您怎么评价这条铁路?

  林志刚:以前确实有这种说法,叫“出国容易进藏难”。但是现在,特别是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这个难已经不是问题了。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出行难已化尘埃了。青藏铁路举世瞩目,它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路段达960公里,常年冻土区段有550公里,最高点在唐古拉山垭口,海拔是5072米,所以它被称之为“天路”。当年修建和目前我们运营青藏铁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因为当年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克服了三大难题,也正是因为这三大难题的困扰,在建国初期就提上议事日程的青藏铁路,直到2006年才全线贯通。这三大难题就是:高原缺氧、多年冻土,还有生态脆弱。在2006年开通运营以后,我们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青藏铁路的安全,还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我们青藏铁路运营的首要任务。这条铁路被沿线的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团结线”“经济线”“幸福线”和“生态线”。作为一名青藏铁路人,我还是感到很自豪的。

  记者:的确是这样,看来修这条铁路是非常的难,但是有了这条铁路,所有的难也就不再难了。建设青藏铁路是咱们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它的建成通车对于改善青藏两省区各族群众的生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您也说了,它是2006年全线通车,到现在也是十多年时间了。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您认为它发挥的作用怎么样呢?

  林志刚: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今已经运营了12个年头了。这12年里,我们青藏铁路运送的旅客达到了2300多万人次,运送的货物达到了4500多万吨,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是经济线的作用。青藏铁路开通以后,紧接着在它的辐射作用之下,拉日铁路,拉萨到日喀则这条铁路也在2014年开通了。目前拉林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不久的将来,依托青藏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西藏的路网会更加完善,对西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

  记者:由一条线变成了一张网。

  林志刚:是。

  记者:这个变化确实很大。

  记者:青藏铁路是我们中国铁路史上,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的一项奇迹。

  林志刚:是的。

  记者:也正因为如此,在建造这座铁路的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宝贵的青藏铁路精神。西宁站作为全国文明单位,是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的呢?

  林志刚:青藏铁路的精神是源于青藏铁路建设时期就秉承下来的一种精神——“挑战极限 勇创一流”。在每一代铁路人奋斗的过程中,青藏铁路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青藏铁路精神也在不断培养和弘扬。进入新时代,我们始终把弘扬和培育青藏铁路精神作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弘扬青藏铁路精神的时候,我们西宁站从六个方面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记者:哪六个方面呢?

  林志刚:第一,我们在理念引领上下功夫。一个车站需要一种文化,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车站的形象。我们在一代一代西宁站铁路职工的脚步中,镌刻出了西宁的站魂,就是“一年年标准化一点不差,一代代讲奉献以站为家”,这是我们的站魂。我们还凝练出了我们的企业精神,就是“团结、敬业、务实、创新”。还有我们的日出东方的站标,在“抱抱”身上也能看到。我们还推出了服务理念,就是“融入新服务,打造新宁站,温暖新旅途,打造新标准”。第二个引领就是品牌引领。除了刚才给您介绍的,在我们党字号的品牌集群之下,我们西宁站还有“宁站工匠”典型先进人物和劳模的品牌集群。我们在各个岗位,每年、每月、每季,都会评出一些先进典型来,包括在地方上还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有五一劳动奖章,还有铁路系统内火车头奖章等等一大批的先进典型集群,他们确实在岗位上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第三就是针对现在年轻一代铁路人提出的文创引领,就是让文化和一些创意,和我们的服务相结合。还有我们客运人员和我们的青海省内学校的学生进行一些互动,联合在一起搞一些文创作品,其中一个典型就是“行走的课堂”。每年我们都组织各类院校的学生,既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还有大学生,邀请他们来坐高铁看发展,看的发展就是祖国的变化,看的发展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这些孩子们通过“行走的课堂”,感受到了铁路的发展。

  记者:就是可以在车站上一堂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课。

  林志刚:是的,这项活动得到了西宁市教育局的大力赞扬。我们每年都把这个“行走的课堂”开下去。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很多其他的课堂,有红色党课,还有道德讲堂。另外还有一个“小魏课堂”,我们的职工走上讲堂,给我们讲党课。我们邀请一些专家来到我们车站,给我们讲一些道德、礼仪、文明。我们这些文化的、文创的作品和一些社会活动,确实是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多的和社会文明风尚引领融合到了一块,这是我们的文创引领。我们还有一个文化引领,重点就是要培育我们职工核心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我们在候车室建了一个阳光书吧,我们叫做“书香候车”,虽然现在电子书很方便,也是海量,但是我们认为还是需要有一些书香的场地,还是要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一些元素,它才能够引领和熏陶我们职工的文化素养,这是文化引领。另外还有一个实践引领,就是发挥好我们车站社会窗口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去。一方面我们把火车站作为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丰沃的土地,同时我们也引领我们的职工走向社会,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去。所以我们现在的火车站和西宁、青海很多高校都联合成立了基地,在每年春暑运的时候,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就会主动来到我们车站,帮助我们的职工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对行李多的旅客帮一把,对带孩子的旅客抱一把,对行走不便的老人搀一把,对排队进站时候插队的现象我们及时劝一把。再有一个就是传播引领,在我们候车大厅有很多的显示屏,虽然有一些广告,但是更多的你会看到都是我们的公益广告,都是在宣扬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一些高峰时段,我们的客运人员会去充当文明劝导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去传播一种文化,去传播文明风尚。这就是我们的六大引领,也是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精神的具体实践。

  记者: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们青藏铁路精神落细、落小、落实,真正地贯穿到车站的方方面面、每个角落。

  林志刚:是的。

  记者:今天的西宁站之所以能够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我想也离不开咱们几代西宁站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我这里也有一组图片,我们来看一下。图片里的这位老人是叫党国珍是吗?

  林志刚:对。

  记者:据说他也是咱们西宁站的网红?

  林志刚:对,今年78岁的党老。

  记者:他也是见证我们西宁站发展变迁的人物之一吧?

  林志刚:是的,党老19岁就参加工作了,就在西宁站。在西宁站也是干了一辈子,至今虽然退休了,但是他对西宁站的这种眷恋依然存在。我们看第一张图片,这就是当时一个临时站房。兰青线通车以后,西宁站还没有建好,当时就是这个临时站的站房。所以他的老战友们在这个站房前拍了这个照片,就显得非常珍贵。此后只要有新站房的变化,党老都会带着家人来照一张照片。通过党老,实际上就反映出我们西宁站这个站魂的精神价值所在,“一年年标准化一点不差,一代代讲奉献以站为家”,在党老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了。也正是在一代一代的像党老这样西宁站铁路人的传承之下,形成了我们车站的站魂,形成了我们的企业精神,它成为引领我们现在的铁路人、西宁站人的一个精神高地。

  记者:像这样的人物故事在咱们西宁站还有很多吧?

  林志刚:是,还有很多。我们现在客运车间三班的值班站长杨峰,40出头,他的班组兄弟姐妹们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说他在班组是“严包公”,对旅客是“暖宝宝”,明显的一个区别和对待,也能看出他对工作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上更严。因为他说过一句话:“任何关乎旅客安全的事情都是大事,丝毫不能马虎。”他在今年获得了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电视台两个记者来拍他故事的时候,跟着他全程拍摄。他们算了一下,这一个班下来,杨峰就在车站走了有三万步,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

  记者:的确是没有让服务停下来。

  林志刚:是的。

  记者:西宁站的发展需要这些可爱的人。

  林志刚:是的,他们正在一代一代地成长起来。我们也相信,进入高铁时代,进入新时代,我们铁路职工的素质,我们铁路职工提供社会的优质服务品质会越来越高。

  记者:“站”在天路源,承载新梦想!我们也希望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能够载着西宁站人的梦想,在新时代行稳致远。

  林志刚:谢谢。

  记者:感谢林书记!

  (记者:路弘 摄像:赵洋 林和 编导/剪辑:高晟寒 摄影:荣毅 监制:姚杰 责任编辑:王楠)

责任编辑:王楠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