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齐心合力 守好“精神家园”
发表时间:2019-03-14来源:中国文明网
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记者:贺委员您好,我看到您今年的提案里面有关于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些内容,您为什么如此关注这样一些内容呢?

  贺云翱:我是4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考古学的研究。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增加了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关于遗产保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注意到文化遗产,首先上升为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现代化大的格局中间,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当时觉得这项事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我就开始致力于涉及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前前后后做了几百个课题,几乎走遍了全国,当然也包括西方国家的,我们周边的,特别是日本、韩国去考察和交流。中外比较过后,能够更加清晰看到中国的文化遗产特殊的地位,如今讲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也是国家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战略性资源。

  要特别重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

  记者:您其中的一个提案是《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建议》。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的原创气质被人淡忘,每个城市建设以后似乎焕然一新,但又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发展中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底色?

  贺云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从1982年开始。也可以讲,基本上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整个过程。我们知道,城市越有特色,有文化的底蕴、文化的展现,就越有魅力,对人民越有凝聚力、家园感。所以,中国政府特别重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规、文件,不断推动这项事业。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一些建设方面的失误,导致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一些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历史资源,在建设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要么就是被建设中破坏,要么在维修中间没有注意原真性保护,拆旧建新,或者改变了原来的一些风貌。还有更严重的,把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古镇迁走,出现了“千城一面”“百城同貌”。城市失去了特色,失去了自己的底蕴,也失去了千百年的这种积累。这种问题一定要得到禁止。

  我们在调查中间发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涉及的部门太多。如果从中央到地方能够形成合力,一个活态的、整体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就有了。所以只有有更高层面的总领、协同,我觉得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要用政策支持留住乡村“灵魂”

  记者:这几年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价值日益凸显,外地游客大量涌入,非本土商品也进驻到村里,丧失了村落原有的肌理和历史文脉,人们往往觉得商业化太浓。但如果不走商业化的模式,这些名村名镇又很难来维系它的开发保护,对于这种矛盾您怎么看?

  贺云翱: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普遍,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和利用层面,在资金投资和资金回收和产出方面,以及文化的保护传承,长期的利益、眼前的商业运作的模式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导致了很多历史文化名村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失去了最本真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名村?中国的农业文明已经有了1万年以上的历史,我们曾经有非常非常多的乡村,城市也是在乡村基础上诞生的。中国的农业文明基础,其实就是乡村。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乡村迅速被改变。现在真正保留了原风貌的历史风貌,已经不到5000个,有人说不到3500个,而且每天还在消逝。所以很多学者发出了呼吁,保护乡村,保护1万年以上中国农业文明最基本的形态,或者保护农业文明的基因。

  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在工业化进程中,我们从保护中华优秀的传统农业文明、传统农业文化角度上,我们来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如果说这些中国万年以上的农村、传统的乡村,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完全消失,我们没有办法向历史交代的。

  我专门研究过你刚才讲的问题,商业投资和乡村保护之间能不能协调?这可能国家也同样需要一些政策性的安排。在乡村振兴中,有没有可能专门为历史乡村的保护出台一些相关规定,在政策方面给一些必要的支持。我想这些历史乡村他们的形态、他们的人地关系、他们的业态、他们丰厚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这些足够吸引人的。他们靠这些遗产可以创造发展的动力和文化的品牌,包括旅游的效应,并不一定完全要商业化的操作,完全抛弃了保护的这种责任和要求,完全推向市场。

  要找到根本性的方法 解决历史文化名村发展的动力

  记者: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但现在很多历史村落都面临着“空心村”的现象,文化的元素需要有人记载,有人搜集、整理,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对策和建议?

  贺云翱:确确实实历史文化名村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我在江西做过调查,注意到江西的历史文化名村,有两种名村,一种人气比较旺,环境得到了改善,农业得到了保护,乡规民约也得到了执行。应该讲人也比较多,发展得很好。但是,有的历史乡村确实是墙倒屋塌,一些历史的建筑破败不堪,无人维修,村子里人很少。这就说明什么?只要这个村子赋予它一种活力,赋予它一种发展的能力,村民是可以回来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乡村到城里打工的。如果说我们在自己的村子里活得很好,干嘛要去打工?

  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找到一些根本性的方法,解决历史文化名村自身的一些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地位。因为这个历史文化名村不是一个村子的,那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我们国家的财富。我们可以有更多游客进去,我们把文物保护得更好,让村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发展空间,他们何尝不愿意回来,共同做好这件事情呢?我在南京地区也做过一些社会性研究基地,我觉得研究基地只要做好,确实人气还是很旺的,这就说明我们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现在产生问题不奇怪,这是进步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大家共同面对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经验,去寻求那些失败的原因,精准、精确来制定对策,以我们现在国家的发展力量和各方面的保障,我们可以两全其美地保护好、发展好。(记者 胡杨 摄像 邓植尹)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