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记者:今年恰逢建党百年,遵义作为红色圣地、革命老区,在繁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安排?
魏树旺: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殷嘱托,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以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创作经典红色剧目《伟大转折》,拍摄《遵义会议》《领袖1935》等多部红色影视作品。
同时,统筹构建集教学、观摩、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体系,推动革命历史与文艺、科技、研学、旅游等深度融合,大力培养“红专家”和红色讲解员,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8个、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6个。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走出去”,扩大对外影响力,与江西赣州、陕西延安和广西桂林轮值举办“红军长征论坛”,“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览走进全国各地。
如今的遵义,红色文艺繁荣发展,红色景点人流如织,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革命精神激励下,遵义3年涌现黄大发、杜富国2位时代楷模。每年有超过5000万游客到遵义瞻仰革命遗址、接受精神洗礼。
今年,我们将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全省“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让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红色沃土孕育文明之花
记者:遵义不但是红色圣地,如今也是全国文明城市。您觉得红色文化在文明城市创建和巩固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魏树旺:我们于2007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于2017年成功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此后一直在不断地巩固提升。
我们深知,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巩固,绝不是得一块牌子、保一块牌子,而是要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文明水平。所以,在创建之初,我们就以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为根和魂,不断以红色基因感召人、以革命精神激励人。通过广泛宣讲红色故事、大力弘扬革命传统,老区人民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忘根、不忘本、不褪色、不变质成为遵义儿女的鲜明特质,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维护遵义城市形象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在遵义遍地开花。
特别是我们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各大中小学校广泛开设“长征课堂”,培养“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500多名,来自遵义老城小学的红色义务宣讲员张瑞凝,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讲解员”“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文明水平大大提升。
如果把遵义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红色文化就是沃土、红色基因就是种子、革命精神就是主干,最终才枝繁叶茂,开出了文明之花,这是遵义的文明城市创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也是我们独特的经验和优势。
靓丽红城英雄辈出
记者:红色文化对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用巨大,那么对于提升遵义的城市形象是不是也有着特殊意义?
魏树旺:红色是遵义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最靓丽的对外形象。红色基因的长期浸润、革命精神的长期熏陶,让遵义这座城市英雄辈出。
前段时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面有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冷枪英雄邹习祥就是我们遵义人。还有“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有新时代排雷英雄杜富国,最近又有“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简春,他们都是红城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计名利,他们政治坚定、一心为民、苦干实干、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老区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后发赶超的自信心。
近年来,在革命精神的感召激励下,遵义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坚持把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密码”,持续弘扬革命传统、激发革命精神,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突围战、防汛救灾遭遇战,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重要指示要求,从历史方位、国家战略、全省发展“三个维度”看遵义,到2035年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水平在西部领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