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媒体
满山的“花儿”在等待
——西北“花儿”民歌专场
本次特邀嘉宾苏平老师于1942年出生在青海省化隆县。她自幼起便开始演唱“花儿”,十七岁进入甘肃省歌舞团从艺至今。1980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民族民间唱法调演,演唱的“花儿”被选为优秀节目进行全国巡演;198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一曲高亢、甜美、悠扬的“花儿”将观众带入天地合一、牛羊攒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和青海湖畔,风靡海内外。曾应邀赴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朝鲜、比利时、非洲五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并多次在台湾举办独唱音乐会。她演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雪白的鸽子》《憨敦敦》《妹妹的山丹花》成为“花儿”曲令的世纪经典,她把“花儿”第一次送上国毯,将“花儿”漫到国外。
通过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到,被举国公认为“大西北之魂”的“花儿”,是流传在以甘肃临夏为中心,西到青海日月山,冬至宁夏贺兰山,南到甘肃岷县,北达祁连山麓,横跨甘、宁、青、新四省交界地带的一个山歌体裁的民间歌种,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通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的文化空间,其内涵,处处闪现并证实着古丝绸路上多元文化相融的光辉。
张天彤教授引用了学界的研究这样概括“花儿”的学术价值:“花儿歌名之美、演唱民族之多、流行地区之广、唱词格律之奇特、曲令音调之丰富、学术研究之深广”。说“花儿”演唱民族之多,指的是“花儿”它覆盖了西北地区的众多族群,在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藏、维吾尔等9个民族中共用汉语来演唱“花儿”。不仅如此,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也都在传唱着“花儿”。说“花儿”流行地区之广,指的是“花儿”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体裁,其传播面积最广大。“河州花儿”以河州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先后流传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以及陕西、四川、西藏等省区。19世纪70年代移居中亚的陕甘回族还把“花儿”带到了国外。与我国西北边境接壤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边境地区也都热传着“花儿”。
“花儿”按其歌词格式、曲调风格和传唱习俗分为两大流派:“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通常把“花儿”的音乐曲调称为“令”,以相关地名、民族、花卉、衬词等加以命名。如与地名结合为“花儿”命名的《河州令》《门源令》《古鄯令》等;与民族的称谓结合命名为“花儿”命名的《撒拉令》《保安令》等;与花卉名字为“花儿”命名的《白牡丹令》《晶晶花儿令》《水红花令》等;还可以有与某些衬词为“花儿”命名的《大眼睛令》《噌啦啦令》等。
苏平老师在教唱之前,首先对同学们学唱“花儿”提出了殷切希望:“坚决继承、努力弘扬、勇敢创新”。苏平老师现场示范教唱《雪白的鸽子》《妹妹的山丹花》《大眼睛》,此外还口传心授了《四季歌》,并为同学们讲述了《四季歌》的“前世”“今生”以及“来世”。课堂上同学们踊跃上台汇报演唱请苏平教授现场辅导。
在31日的课堂上,苏平老师与指导教师张天彤一道,漫谈漫唱西北“花儿”。课堂上还教唱了具有“花儿”独特流派特质的洮岷“花儿”——《啊欧令》 (扎刀令)和《两怜儿令》,苏平老师反复强调这两个令都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多声部“花儿”的奇葩,一人唱万人和。唱这两个“花儿”令的现场场面壮观,在场的人人是歌手,他们风雨无阻,个个都是“唱把式”,歌者触景生情、约定俗成地演唱,歌词质朴、粗矿、精湛。著名的有二郎山“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洮岷“花儿”的传唱人是已故的人称“穷尕妹”的著名民间艺人。课堂上,苏平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反复教唱了《啊欧令》(扎刀令)和《两怜儿令》,她将洮岷“花儿”传播进中国音乐学院,将西北“花儿”的这一股清泉输入国音学子的课堂,灌溉滋养着国音学子的心肺。张天彤教授要求同学们在反复模唱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揣摩,尝试自己记词、记谱。
通过西北“花儿”这个单元的学习,张天彤教授感慨地说:“小民歌的歌词里蕴含着大智慧,小民歌的旋律中深藏着大技巧。”她希望同学们要入脑入心地去学唱“花儿”。随后,苏平老师还示范唱了《白牡丹令》《咿呀咿令》等多首特色高难度“花儿”曲令。
通过苏平教授“以字行腔,字领声随”的咬字方法,使同学们感受到了西北“花儿”的艺术魅力。张天彤教授根据苏平老师的教学总结出学唱“花儿”的六大要点:第一,大令小唱,小令大唱;第二,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第三,清晰的咬字;第四,用唱故事的方式表达歌曲的画面感;第五,让歌词插上旋律的翅膀;第六,学会运用不同音色去表达作品,方法最终要服务于作品风格。张天彤教授还就上学期总结的技术润腔、感情润腔和肢体润腔这三大润腔,结合当天的学习分析了演唱西北“花儿”的润腔运用。
苏平老师为同学们送上她的期望与祝福:“白杨树下一根柴深土里埋,三五年长成个林海;老师的恩情父母的爱,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本次讲座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张天彤教授对现场的教学进度把握精准,她的讲解、总结与苏平老师的示范及教唱相得益彰、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学唱“花儿”的兴趣,还满足了学生们对“花儿”相关知识的渴求。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苏平老师能够经常亲授国音学子们漫唱“花儿”,苏平老师幽默地回答:“我会来的,因为有满山的花儿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