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歌社 | 重温客家民系发源地的红色音乐记忆
发表时间:2021-06-04来源: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媒体

——“新山歌社”之赣南客家山歌专场

  2021年5月19日,中国音乐学院“新山歌社”举办赣南客家山歌专场活动。本期邀请到的是来自江西省非遗传承人评选专家黄玉英老师、江西省兴国山歌非遗传承人谢立华老师,他们共同为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南客家山歌。 

  赣南,是对地处赣江上游、位于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主要由地级赣州市下辖两个县级市五个区13个县共计21个市区县。赣南自古就有“客家摇篮”之美誉,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客家先民原为中原汉人,由于历史上的战乱、饥荒等原因,很早就开始从中原往长江以南迁徙,第一次始于东晋,经历唐朝末期、宋高宗时期、明末清初直至清同治年间起共经历了5次南迁。这群社会生活共同体与中原汉人隔离疏远,与当地原住民来往甚密。汉民族迁移时间不同,带来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原传统文化,南迁文化和当地原住民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赣南客家人一直保留着“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刻苦耐劳、爱国爱乡”的精神品质。赣南还是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设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当时,苏区的广大群众为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根据地,用当地的民歌曲调填上新词作为战斗的武器,著名的兴国山歌从此传遍了全中国,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赣南客家山歌是赣州地域文化与客家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赣南地区老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真就真在反映了歌者的内心世界,是对生活经历的真实感受与真情表白,也体现了歌者在知识、修养、情趣等方面的积累。赣南客家山歌既是客家先民背井离乡、辗转南迁时的忠实伙伴,又是客家人含辛茹苦、创家立业的历史见证。所以,赣南客家山歌无论从内容、音调,还是到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法乃至于唱腔都充分体现了整个客家人的个性形象。 

  特邀嘉宾 

  本期特邀嘉宾黄玉英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教授,江西省首届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非遗传承人评审专家。曾为赣南采茶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担任赣南文艺学校书记、校长职务,还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她曾在大型彩色电影戏曲片《茶童戏主》中饰女主角,半个世纪以来在舞台上塑造了近60个舞台艺术形象。

  本期活动邀请到的另外一位嘉宾是江西省兴国山歌非遗传承人谢立华老师,当地人称“兴国光头强”。他从小多才多艺,十三岁起便开始了文艺生涯。他会唱很多赣南民歌,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此外,他还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有《兴国老表爱山歌》《客家春耕》》《又打山歌过横排》等,其演唱和创作曾被多家媒体报道。

  课堂上,指导老师张天彤教授以访谈的形式,请黄玉英老师就赣南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大家讲述了赣南客家人民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如何传承着红色文化基因和家国情怀。随后,黄玉英老师推介了一首传统的赣南客家民歌代表曲目《日头落山夜了哩》。 

  据黄老师介绍,这是一首唱述吃苦耐劳的赣南客家妇女生活小片段的歌,以山歌为旋律主体,又集合了小调的音乐元素,唱起来给人以高亢中又带有柔美的音乐性格。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同学们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还是方言的问题,应张天彤老师的请求,黄玉英老师在正式教唱之前,用赣南客家话把唱词朗读了一遍,随后,逐字逐句地教同学们用方言念唱词,并在此基础上学唱这首歌。尽管有方言方面的困难,但同学们学唱起来依然热情高涨,很快,就有同学踊跃上台汇报唱给老师听,黄玉英老师逐一进行了现场指导。

  随后,张天彤老师邀请谢立华老师展示并教唱。谢立华老师首先告诉大家客家话分为广东、福建、赣南三类。谢老师以《当兵就要当红军》为例,现场为同学进行范唱并教唱。教唱间隙,张天彤老师就这首歌采访了两位特邀嘉宾。

  张天彤 

  二位老师,当年中央苏区是中央红军的摇篮,赣南地区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对中央红军长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年的情况吗? 

  黄玉英 

  当时,苏区人民踊跃参军扩红,成为中央红军的基本力量。作为中央苏区主体的赣南,当时的总人口为240万,其中就有33万人参加红军,60万人支援前线。中央红军在出发时的8.7万人中,赣南苏区红军人数达到五六万人,占到当时红军总人数的65%。 

  张天彤 

  那赣南客家山歌在这场革命战争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谢立华 

  随着革命战争的不断发展,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围剿,贫苦工农们想要翻身做主人,就只能挺起胸膛,用血肉之躯来捍卫建立起的红色政权,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于是,能歌善舞的赣南客家人民把山歌转化成冲锋的号角,去唤醒和激发广大革命群众的战斗热情。 

  张天彤 

  据我了解,在当时产生了大量的蕴含革命激情的赣南客家民歌,比如:《当兵就要当红军》《送郎当红军》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颇具代表性的革命歌曲。 

  黄玉英 

  是的。每当红军上前线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在村口、河边、山坡送红军,大批的红军战士和准备参军的青年就在路口集合,他们彼此间亲切握手挥别。《当兵就要当红军》《送郎当红军》等歌曲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很多青年听到这样的歌曲后,就受到了鼓舞和教育,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一时间,苏区上下掀起母送子、妻送郎、妹送哥、父子兄弟争相当红军的热潮,于是,传出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在苏区文化史乃至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简短的采访之后,谢立华老师开始教唱这首《当兵就要当红军》。他说:“唱这首歌时一定要拿出男子汉的气概,要用激昂的情绪来演唱。”同学们很快便掌握了这首歌,在张天彤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纷纷上台与谢立华老师共同高歌《当兵就要当红军》,伴随着歌声,课堂里彷佛再现出当年参军当红军的火爆场面。

  当天的课堂上,黄玉英老师与谢立华老师还联袂演唱了《苏区干部好作风》,并逐字逐句口传心授进行教唱。张天彤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心思考和不断在演唱实践中积极探索演唱民歌时对润腔的把握和对方言的恰当使用,并把其展示和体现到自己的演唱当中来。课堂上,黄玉英老师还拓展性地教唱了《牡丹调》,这是一首被采茶戏作为传统曲牌的小调民歌。最后,大家共同欣赏了黄玉英老师和谢立华老师演唱的《打支山歌过横排》《长歌》(送郎调)以及《兴国山歌哎呀嘞》。 

  张天彤老师最后总结到:“从赣南客家山歌中我们看到了客家人民对先辈的敬畏,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希望有机会带领同学们前往赣南采风调研,去学唱赣南客家山歌,重温红色音乐记忆,感受那片土地的温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黄玉英老师用一句话概括对本次进课堂的感受:“启智、润心”。

责任编辑:刘 鲲鹏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074184&encoding=UTF-8&data=AFyvSAAAAAcAAMqbAAAAAQA_5paw5bGx5q2M56S-IHwg6YeN5rip5a6i5a625rCR57O75Y-R5rqQ5Zyw55qE57qi6Imy6Z-z5LmQ6K6w5b-GAAAAAAAAAAAAAAAwMC4CFQCCw4p4P80-WOIevQ1LjtWdExBQXgIVAIkEUu8NGKI1zu_B3kEJa_1LKtVB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074184&encoding=UTF-8&data=AFyvSAAAAAcAAMqbAAAAAQA_5paw5bGx5q2M56S-IHwg6YeN5rip5a6i5a625rCR57O75Y-R5rqQ5Zyw55qE57qi6Imy6Z-z5LmQ6K6w5b-GAAAAAAAAAAAAAAAvMC0CFQCQ0vKGamPtrAEUU58ctUnsphn2ygIUEW0OICVKlHobVcIUJGKPGXxy5Ck.&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