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歌社 | 古梅山遗音的当代咏唱
发表时间:2021-11-10来源: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媒体
    新化山歌
       千年以前,崇尚巫觋之风的梅山文化在湖南省中部孕育而生。梅山人用歌声执行巫仪、沟通人神,为民间流传使用的各种音乐赋予了独特的梅山文化底蕴,而新化山歌是目前梅山歌谣遗留中最成体系的音乐形式,它不但将梅山的上古巫风承袭了下来,还与当地的乡俗紧密结合,这些古老遗响的当代咏唱为世人展现出古梅山地区人们生活风貌的历史长卷。
  2021年10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校“新山歌社”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新化山歌的当代传承人邹荣先、陈福云和谭文辉三位老师,他们共同为我校师生示范展示、现场教唱了被誉为“古梅山遗音”的新化山歌。
  
  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开场针对新化山歌所处地理环境及人文风貌做了如下介绍:
  梅山文化就是蚩尤文化。蚩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部落首领、民族领袖。作为中华三始祖之一,蚩尤重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梅山一带最早是蚩尤部下所在地,如今的新化和安化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学界普遍认为,蚩尤文化是上古时期农耕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精髓,以蚩尤文化为重要内容的中华始祖文化也是华夏民族最具凝聚力的寻根文化。如今的新化不但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还是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
  
  在谈到新化山歌这个话题,张天彤老师介绍说:学界普遍认为新化山歌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先秦,盛兴于7至13世纪(唐宋),流行于14至19世纪(明清)。山歌是先民们在莽莽苍苍的大山与田间地头之中,用来表达、抒发自己内心思绪和传递情感信息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新化山歌的雏形。处于古梅山文化核心区域的新化山歌是汉、瑶、苗、侗、土家等多民族长期共居交融的文化产物。作为多山地区流行的口头音乐艺术形式,新化山歌拥有高腔、平腔、花腔、弹腔、波罗腔、滚板腔并配以锣鼓等多样态演唱形态。
  新化山歌以其原始古朴、高亢深远又极富梅山文化地域特色而闻名遐迩,是巫傩文化与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通过交织碰撞、融合发展而成的。它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梅山地区的民俗和文化传统,也是当代研究和了解湖湘文化及梅山文化的重要依据。2008年6月7日,湖南省娄底市申报的新化山歌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化民歌浩翰如烟海,数不清、计不尽。自古就传说“龙汉年间兴歌会,子午年间修歌厅。歌书三千又七百,歌有八万七千零。红黄兰白传后世,黄本情歌打头行。”按照题材来分,新化山歌可分为情歌(又叫淘情歌)、农耕歌、宗教礼仪(佛教、道教、儒教、巫教)、梅山酒歌、儿歌,以及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产生的大量带有红色记忆歌曲在内的时政歌曲。
  
  当天的课堂上,首先由陈福云老师和谭文辉老师合作为大家带来了男女声对唱《娇莲爱我我爱她》。
  示范演唱过后,邹荣先老师为大家解释说“姣莲”即新化当地对漂亮、聪明、能干的年轻女性的称呼,这首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情歌热情奔放,调性色彩丰富。
  邹荣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挖掘、整理和研究新化山歌,他曾经主持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中新化山歌的收集、整理和编纂工作,并改编了大量的新化山歌,在传承新化山歌、培养年轻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当地人赞誉为“山歌皇后”的陈福云老师师从邹荣先老师已经有三十年了,她现在是新化艺术学校的教师,专门从事新化山歌的教学和管理,同时,也时常受邀参加省内外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孜孜不倦地传承、传播新化山歌,还曾经受邀担任中国原创歌剧《英雄》的山歌主唱。
  鉴于新化方言的发音难度较高,课堂上正式学唱之前,张天彤老师请陈福云老师用方言先朗读唱词,让同学们对新化方言先有感性认知后再去学唱。邹荣先老师反复强调:“学唱新化山歌只能用当地的方言唱,当地老百姓认同的 ‘合辙押韵’指的是用新化方言唱出的合辙押韵,如果用普通话唱就失去了新化山歌应有的韵味。”教唱过程中,两位老师还反复强调每一个乐句的第一个字要唱得特别重,以体现当地人的泼辣直率性格。邹荣先老师还就每一句的装饰音使用和颤音的演唱技巧进行细致辅导。随后,陈福云老师还逐句教唱了幽默诙谐的《闹五更》。
  这首歌曲讲述的是碧玉年华的懵懂少女想念自己的情郎哥哥,用青蛙的叫声做借口,来掩饰令自己无法入眠的思念所带来的烦恼。这首歌虽然曲调短小,但内涵丰富,其中有连有断,吐字有轻有重,发声有虚有实,咬字有强有弱,这些细微的变化浓重渲染了歌中少女的烦躁心情。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唱民歌的能力,张天彤老师特别在课堂上安排特邀嘉宾进行口传心授的环节。来自安化县的新化山歌传承人谭文辉老师是陈福云老师收的徒弟,他为大家现场教唱了《打渔歌》。谭老师提供唱词,旋律脱口而出,同学们逐句学唱,没一会儿功夫就都学会了,谭文辉老师对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加赞赏。同学们也在不断总结脱离对文本曲谱唱词的依赖去学唱民歌,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启示。
  当天的课堂上,邹荣先、陈福云、谭文辉三位特邀嘉宾还为我校师生现场示范演唱了有较大难度的《神仙下凡实难猜》《绿鸟崽》《唱歌容易起歌难》和《波罗山歌》。他们的示范演唱,不但展示了较高的演唱技巧,还体现在调式调性变化后对音高的精准把握,以及运用方言结合旋律相得益彰的演唱韵味儿的把握等方面,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与叫好声。
  
  张天彤老师对当天的课堂进行了总结。张老师说,通过对新化山歌的学习,可以总结为四个字——“韵味十足”。韵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新化方言;第二,是语气的体现,即咬字的轻重缓急;第三,注重旋律进行中的节奏变化,即附点的出现;第四,特殊唱法的运用,如颤音(又叫喉波音);第五,调式调性的变化引起演唱情绪的变化等。最后,张天彤老师还归纳了邹荣先老师开篇的一席话就当天的课堂进行总结:唱新化山歌,无论唱的是忧愁的、悲苦的歌,还是唱高兴的、欢快的歌,都是心声的表达,是世界观的表达,是歌者内心一切美好愿望的表达。
  课堂之余,张天彤老师还带领部分学生对三位嘉宾老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采访。
  
  新化山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音乐复杂且文化底蕴深奥。古梅山文化的遗音在当代的咏唱,无疑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新知的又一扇窗。  
责任编辑:王 泓凯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232675&encoding=UTF-8&data=AF8aYwAAAAcAAMqbAAAAAQAt5paw5bGx5q2M56S-IHwg5Y-k5qKF5bGx6YGX6Z-z55qE5b2T5Luj5ZKP5ZSxAAAAAAAAAAAAAAAvMC0CFQCUcRZ4RvdNpMZ1Pp0170Eosk5RPgIUSSmBeTdDbIV-iXnZc7AmLawxUxk.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232675&encoding=UTF-8&data=AF8aYwAAAAcAAMqbAAAAAQAt5paw5bGx5q2M56S-IHwg5Y-k5qKF5bGx6YGX6Z-z55qE5b2T5Luj5ZKP5ZSxAAAAAAAAAAAAAAAuMCwCFGA5p5gYYklHE_7ajYLqn-Jz9ZHdAhRgwSmYgQ2bez7QacMnouZuchM2a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