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天,18岁的周顺友初中毕业回到了家乡,那个年代,初中毕业生在偏远农村比较少。当周顺友正在继续念高中和学门谋生手艺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村大队书记找上门来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把村小学教师的担子扛起来。组织上的信任,孩子们求知的渴望,让周顺友踏上了教书育人漫漫征程的第一步。
然而,一开始周顺友就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板书应该工整,可是周顺友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右半身活动不方便,右手不能写板书,为了能顺利教课,他苦练左手板书,一笔一划给孩子们写下每堂课的内容。“手脚不便,所以当初我就白天练、晚上练,课余时间练,回家也练。”周顺友说,以前教学经费很紧张,没那么多粉笔给自己在黑板上练字,他便找来与粉笔同等体积的土块在石壁上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下,周顺友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让不少同行都自叹不如。
因为教师实在太少,学校只能采取“复式班教学法”,即同一个教室里安排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如果一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年级的学生就要写字或做习题。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都是周顺友一个人负责。单是语文、数学两科每天至少就要准备6个教案,除了备课外,批改作业、辅导差生都是周顺友必做的日常工作。为了教好学生,周顺友努力把自己磨练成“万金油”。
2013年5月8日的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强暴雨引发了山洪暴发。当天深夜,周顺友被山洪惊醒,第一件事便是和妻子一同打着手电筒赶往学校,眼看洪水将要吞没校舍,他们冒着瓢泼大雨,从附近的居民家搬来十几梱稻草将学校大铁门堵上,防止洪水进入校园。就在这时,另一波更大的山洪如脱缰野马咆哮而来,顷刻之间学校大门前100多米的水泥公路被冲得无踪影,周顺友和他的妻子也险些被山洪卷走。就这样,他们夫妻俩一直坚守到天亮,直至山洪退减才回家休息。此后的两个月,护送学生出入这段危险地段也就成了他们的必修功课。
结婚30多年来,周顺友微薄的薪水仅能勉强应付一对儿女的教育费用,一家4口只能一直在兄弟们的接济下生活,如今,他们还住在1992年老父亲建造的两层砖木结构简易楼房里。但只要学生有困难,周顺友夫妇总是义无反顾。从学校到最远的学生家有好几里的山路,要翻过几道山涧。夏季暴雨频繁,山洪容易暴发;冬季溪水凝结,路面打滑,孩子们上学困难。为使学生能够安全回家,周顺友和妻子一同护送,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冰天雪地,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时光荏苒。为了村里的适龄儿童有学上,周顺友已经在这里任教38年。他感慨地说:“我希望在退休后有正规大学毕业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如果没有,我会继续发挥余热,用爱陪伴大山的孩子,让他们学得更好、飞出大山、走得更远。”
2016年4月,周顺友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