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温度·特殊的航班》
“我多做爱心餐,也是为了守护好我们的家。”
出品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上海市文明办
《特殊的航班》编导手记
本片导演:詹佳骏
2020年1月24日,这一天是除夕。在春秋航空9C8961航班上,发生了两件不同于以往的事情。第一件,在整个航程中,包括乘务员在内的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第二件,我们的摄制组在这架航班上,记录了这个特殊时期发生的故事。
实际上,我们最早的设想,是通过镜头记录两位来自云南红河的空姐车仙与木国权的工作情况,在我们策划拍摄这一主题时,还不知道会突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
2019年,上海面向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贫困地区招聘培养了35名少数民族乘务员。车仙和木国权,就是这批乘务员中的两位。
今年的大年三十,是她们第一次在春节执行飞行任务,这两位云南红河的哈尼族姑娘将跟随航班前往昆明,只是这一次她们即便到了云南,也回不来家。她们在执行完9C8961航班的飞行任务后,将继续执飞9C8962航班回到上海。
我们原本计划拍摄两位回不了家的乘务员,是如何将上海与云南的旅客安全送回家中。可是,就在拍摄前期,“新冠肺炎“的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
1月22日,上海采取了针对“新冠肺炎”的联防联控措施,民航客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交通工作,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选择。由于客舱内人员集中,航空公司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就连乘务员也必须戴着口罩为乘客服务。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感到一筹莫展,口罩似乎会遮盖空中乘务员这一光彩卓然的职业特性。
回到单位后,我与工作室负责人李霞探讨了拍摄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她认为,虽然乘务员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她们能够将乘客安全送回家过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责任心,疫情当前,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工作岗位都值得被纪录。
李霞的这番话,打消了我原先的疑虑。确实如此,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都会显得不平凡,纪录片人有责任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保存史料。
现场采访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真正见证了“疫情无情,人间有情”。航空公司昆明航站楼的田李飞站长得知两位云南籍的乘务员为了执飞航班无法回家这一情况后,特意登机看望了她们。许多乘客听闻这一情况后,也纷纷表达了对乘务员的感谢。
为了消除乘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心理,航空公司特意准备了各种节目,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会,在空中举行。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位逆行回云南昆明“战疫情”的医务工作者。
直到今日,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还没有结束,我相信随着政府出台的各种有效举措,疫情的拐点很快就会到来。
希望,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记录更多的工作岗位在防控“新冠肺炎”这场战役中所起到的作用。因为,通过记录这些平凡的工作岗位,就能反映出中华民族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群像力量。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携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2020年2月11日起晚间20:55,将在纪实人文频道陆续推出抗击疫情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