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
发表时间:2018-11-27来源:中国文明网

  组织名称: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

  成立时间:2003-12-4

  注册志愿者人数:3560人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22万小时

  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62小时

  组织负责人:吕霞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丰台儿童福利院志愿服务项目

  主要事迹:

  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12月4日。2004年3月,协会正式成为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首批团体会员。成立15年来,志愿者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发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安利志愿服务理念,围绕安利(中国)“儿童、环保、志愿者”三大公益主题和北京社会热点,在服务奥运、国庆、园博会、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大型活动中,在关爱儿童、服务社区、推广环保、扶残助残等公益事业领域,开展诸多工作。同时,公司至今已在北京华信医院、宣武培智学校、东城特教学校、丰台儿童福利院等20家长期服务基地建立长期服基地,给予他们持续不断地关爱和扶助。此外,协会连续多年支持全国助残日(14年),北京市外语游园会(14年),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8年)等诸多长期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协会注册志愿者达3590人,累计开展公益项目2300余项,志愿服务超过22万小时。

  一、依托儿童、环保两大主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成立十五年来,我们将公司在产品领域倡导的环保理念同样延伸至公益活动的开展中。多年来持续支持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将低碳出行的号召落实于行动。2011-2016年,公司响应团市委号召,连续5年资助面向大学生参与的环保创意大赛,引发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多年来安利志愿者积极参与首都植树造林行动,建设安利青年先锋林。2013年,公司更是成为了北京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发起单位,未来将联合其他单位开展更专业的环保培训。2014、2015两年,公司两度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由北京市环保局主办的北京环境文化周,期间,累计400人次志愿者的参与,为首都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

  十五年来,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打工子弟,投向智力障碍的孩子,投向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孩子。从帮助老师组织活动,到组织孩子教授自护自救知识;从简单的日常生活,到丰富的课外教学。通过不断丰富志愿者的服务技能,给予孩子们更加全面的关爱,倡导社会正能量的无限传动。

  二、大型活动,历练团队,经受多方考验

  自协会2003年成立以来,从2006、2007年的备战奥运,到2008年的服务奥运;从2009年的服务国庆60周年,到2013年服务北京园博会,这些重量级的大型活动,使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至今,协会作为唯一一家外企志愿服务队连续八年承接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2014年至今2016年,公司连续两年光荣承接天安门城楼志愿服务项目;2015年,作为受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邀请的唯一志愿服务组织,40名志愿者参与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志愿服务,同时57名志愿者参与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志愿服务工作。每次大型活动,安利北京志愿者都会以强大的战斗力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水平、有特色的志愿服务。而当遇到灾难来临的紧急关头,安利志愿者们更会以最快的反应速度,调动起最大的服务热情。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除了捐款捐物,志愿者们还投入到运送物资,接听热线电话等多种服务中。2012年,当北京面对百年罕见的大暴雨袭击,志愿者们不畏艰难,奔赴受灾学校,清污泥,理教室,救设备,只要是需要的,我们就愿意付出。

  三、丰富技能,拓展服务对象,实行志愿者的自我管理

  15年来,随着我们的志愿服务经历不断丰富,我们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志愿服务越来越需要专业。当看到聋人朋友因为“语言”的障碍,无法与社会交流时,公司就组织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手语的学习中。自2010年手语队成立以来,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高。从2012年北京市手语风采大赛的团体一等奖,到2013收获由市残联颁发的“推广手语特殊贡献奖”,再到2016年荣获“北京市手语风采大赛五周年卓越贡献团体”,所有的成长,都让我们欣喜的意识到,我们专业的服务技能让我们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2014-2016年,手语培训及助残项目连续三年成为“北京市政府购买项目”,协会参考手语队的建队模式鼓励骨干志愿者组建不同的服务队伍,实现志愿者的自我管理。而我们的手语项目也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金奖。

  通过不懈的努力,安利北京分公司不断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累计获得各类奖项共计575项,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也获得了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中央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这也激励着我们未来不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推荐单位:首都文明办

责任编辑:张慧磊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