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名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白毡帽花儿艺术团
成立时间:2007年
注册志愿者人数:60余人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每年不少于200场次
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每年不少于100场次
组织负责人:杨全绪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春节下乡展演、花儿进景区、花儿进校园、花儿歌唱大赛,花儿培训等活动
主要事迹:
白毡帽花儿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青稞酒文化广场,演出场地400多平米,有固定花儿歌手等工作人员26人,临时歌手十余名,其中下岗职工5人,本县籍农民歌手12人,大通,湟中,化隆等县籍人员4人,是我县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专业程度最高的民间花儿演出团体,已活跃于海东各州县,每年演出不少于200场次,成立至今已成功开办了十余次“花儿歌手”,“民间曲艺”演唱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50人,现已培养60余名专业花儿歌手。2008年被省文化馆,省花儿研究协会评为:“互助县花儿创研歌手培训基地”,同时被《青海花儿》,《河湟》杂志评定为土族“花儿”和民间曲艺文化的采编站。2013年被县文化馆授予“优秀团体”称号,同年加入“互助县文化志愿总队”并授牌。2009年和2010年中心分期推出“花儿”专辑《舒心花儿把情传》,青海方言花儿情景剧《浪子回头》的光碟,使“青海花儿”和“民间曲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上级部门重视大力扶持
近几年,为发挥土族人民传统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了花儿传承活动,培育、发展和壮大我县花儿艺术实体;白毡帽花儿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发挥了艺术团积极作用,举办花儿培训班,培养花儿人才,开展花儿演出、比赛等活动,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打造海东地区乃至全省范围最好的花儿艺术团。随着花儿传唱的普及,县文化部门给予花儿艺人适当的财力物力支持,帮助其开展文化相关活动,充分发挥花儿歌手自身才艺,激励花儿艺人为互助县文化保护多做贡献,文化部门扶持购置演出服及演出用电子琴3万元,并配发音响设备、灯光等4万元,县文化馆支持花儿艺术团开展送文艺下乡,举办演唱会、带徒授艺等,定期或不定期为群众服务,有目的的扩大宣传,提高全民思想意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开展花儿传承活动
开展春节下乡展演、花儿进景区、花儿进校园、花儿歌唱大赛等活动,2016年拨付春节花儿专场演出4万元。开展了花儿进校园、进景区、进村社活动20余次,今年,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白毡帽花儿艺术团配合文化部门完成了喜迎“十九大”文化下乡宣传演出活动38场、完成了“百日攻坚”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5场,举办花儿培训班8次,面向乡村群众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并组织队伍参与互助县迎春晚会、互助县丹麻花儿会演出、海东市第二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演出以及各乡镇组织的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参加省内外各类文艺培训和文化讲座,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于此同时,充分利用文化下乡惠民活动,与乡镇文化干部和农村文艺爱好者开展有声有色的农村文化活动,发挥演员职能,为群众带去欢乐,为互助县文化奉献。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努力无论在成果、队伍建设、保护机制方面虽还有欠缺,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培养了一批花儿艺人。通过开展培训、开展主题活动,培养了一批花儿艺人及职业花儿歌手。不仅传承保护了花儿艺术,且有了发家致富谋生的手段,传承人群不断壮大。提高了花儿艺人的传承能力。通过培养社会人才参与花儿传承、保护、宣传的人越来越多,团队成为这些花儿艺人活动的组织,花儿艺人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而且花儿演出团队成为活跃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按照工作实际需求,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方法,包括培训讲座、主题活动开展、成果转化、年轻艺人培养、花儿进校园、花儿进景区及每年工作质量评估等一系列较为系统的保护机制。
开展活动照片:
推荐单位:文化和旅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