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传承榜样力量 打造“雷锋城市”
发表时间:2023-03-09 来源:中国文明网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多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弘扬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在学校、社区、医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张张“雷锋面孔”,一抹抹暖心“志愿红”,诠释着乌海人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的激情和创举,推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实走深。如今,乌海市正在倾力打造“雷锋城市”,引导和带动更多行业、组织、群众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内化为城市底蕴,外显为城市形象,不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城。

  学雷锋 融入城市血脉之中

  在乌海市的大街小巷,多年来活跃着一支以雷锋命名的出租车车队,车队70多名成员每天穿梭于城市之中,主动接送老年人、残疾人去医院,免费接送高考生,帮助市民寻找丢失物品……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总是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车队队长李海兵告诉笔者,2019年,车队刚成立时,便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重要准则确立下来,与10户残疾家庭签订帮扶协议。同时,车队对于单独乘车的70岁以上的老人和下肢重度残疾人、盲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如今,车队已由当初的10名队员发展到70多名,志愿服务累计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次。

  各类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郝飚 摄

  雷锋车队只是乌海市众多志愿服务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乌海市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学雷锋做好事已融入城市血脉之中。

  如今在乌海市,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市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行业特点,组建94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各区在原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和优化志愿服务资源和队伍结构,海勃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372支,乌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140支,海南区成立志愿服务队142支,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20支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全面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同时,乌海市强化党对志愿服务的领导,每支志愿服务队均由至少1名党员带队和参与,确保志愿服务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数量已达768支,志愿者11.47万人,在职党员占比达到22%,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00万小时。

  与此同时,乌海市还在各行各业打造一批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的实践基地,重点培育7所雷锋学校、1家雷锋企业、1所雷锋医院、1个学雷锋示范村、1个雷锋社区。

  在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企业将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思政工作、融入企业文化,通过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设立雷锋班组、雷锋岗等常态化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带领企业员工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良好企业文化。在乌海市妇幼保健院,该院坚持把学习和践行雷锋同志忠诚于党的政治立场、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乐于奉献的无私品质、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融入医院文化和办院宗旨,组织医护人员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家庭送“两癌”筛查、健康知识宣传,构建公立医院人文服务的正能量形象。在海勃湾区海馨社区,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雷锋精神元素融入阵地建设中,打造家门口的“雷锋驿站”,通过打造“五心”服务,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村里通过树立雷锋塑像、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村民践行雷锋精神,全面掀起学雷锋热潮,助力乡村振兴。

  学雷锋 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为让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乌海市依托各学校和幼儿园,积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把雷锋精神融入学校各项工作,着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学雷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教育践学基地”,潜移默化影响师生思想与行为,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下“雷锋精神”的种子。

  走进“雷锋学校”——海勃湾区第二小学,“弘扬雷锋精神”体现在了学校教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乌海市举办学雷锋示范基地创建成果观摩交流活动。王超 摄

  在日常教学中,该校积极构建了“雷锋精神种子”课程,以“听、讲、学、做、评”五环育人模式,开辟“环境润德、精神立德、仪式立行、躬身践行”四大知行课程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同时,组织学生讲述“身边的小雷锋故事”,表演雷锋情景剧,选拔“小小雷锋讲解员”,征集“赞雷锋”原创儿童诗,使孩子们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漫步在校园中,也处处体现着“雷锋元素”,“雷锋文化专栏”“雷锋爱心书站”“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墙,雷锋雕像,“学雷锋红色文化廊”等无不在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在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学校把学雷锋主题教育和德育品牌“日行一善”“我们的节日”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争做像雷锋同志那样的“螺丝钉”。

  “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学校教学育人全方面。段维娜 摄 

  乌海市第十二中学则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砥砺奋斗青春”主题活动,同学们一起重温雷锋日记,分享了他们心目中的雷锋,围绕青少年如何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展开讨论,并签订学习雷锋精神倡议书。

  乌海市第二中学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手抄报、讲雷锋故事、“1+1”青春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25门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目前学校拥有雷锋志愿者100名,服务时长平均每人每学期4小时。

  乌海市第六中学充分利用全寄宿学校这一特点,以食堂、宿舍为主阵地,建立食堂、宿舍雷锋文化阵地,设置雷锋文化展区,打造雷锋精神长廊,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全校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生动局面。

  学雷锋 用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你妈最近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她,顺便给她进行残疾人生存认证。”近日,海勃湾区盛世社区暖心服务小分队又来到辖区居民谭萍的家中探望。谭萍高位截瘫多年,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和她聊天,有时还帮她收拾收拾家。

  从去年以来,乌海市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有效整合基层党员干部、兼职网格员、物业人员、社区志愿者等6630余人,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679支,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平日里,他们深入开展摸底排查、联系走访、送医送药、代购代办等志愿服务,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截至目前,暖心服务小分队已开展便民服务事项近3000件,向特困人员、重病群众、低保家庭配送“爱心包”1800多个,排查解决安全、矛盾隐患问题1500多个,真正将“温暖”送到了老百姓手中。

  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乌海市立足城镇化率高的实际,积极孵化培育出具有乌海特色的“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30余个,实施并打造的文化和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项目5个,切实通过项目化带动各领域志愿服务朝着创新性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为推动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重点打造了“我是共产党员·我帮你”“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帮你”等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全面叫响“我帮你”志愿服务品牌。

  乌海市坚持精准化提供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多年来探索形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菜单”,形成农区类、城市社区类、医疗服务类等8大类、9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各区融媒体平台等载体直接把志愿服务“菜单”延伸到群众身边,让广大群众通过“指尖”上的操作享受到优质志愿服务。

  此外,乌海市在各类公共场所建立19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形成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和主要公共服务点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网络,全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氛围愈加浓厚,学习雷锋争做榜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供稿: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杨 学静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